做好初中物理的入门教学

  • 2022-05-10 09:41:50
  • 来源:《教育》杂志社
  • 作者:刘文霞

初中物理是八年级上新增加的一门自然学科,学生对其充满好奇。其实,从幼儿园到小学,学生时刻都在接触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甚至会抱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看得津津有味,偶尔还会当小小解说家,帮别的小朋友或同学解释为什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教科书将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质量与密度作为八年级上的主要教学内容,整体的知识难易程度较低,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打好后续学习的基础,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因此,作为一名负责入门教学的物理教师,必须肩负起以上重任,将每一位学生顺利领入物理学科的大门。为此,在开学之初,我做了如下思考和准备。

上好第一节的起始课

对于如何上好第一节课,很多物理老师的想法都是演示几个典型的物理实验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留下一个“想学习物理”的好印象。我的第一节课选择了乒乓球漏斗实验(流速与压强的知识)、二次沸腾实验(沸点与压强的知识)、木块在水中不能浮起实验(浮力的知识)这三个演示实验。学生虽然看到实验现象感到非常新奇,但仅仅三个演示实验还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学生还未充分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亲自发现有趣的物理现象,在过程中体验快乐,从而接受并喜爱物理学科。

注重情感的渗透

在物理课堂中创建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而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情感人,以心育人。为此,教师首先要最大限度地融洽师生感情,不断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其次,教师要充满激情,教师是“打火机”,要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的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要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海洋。教师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要把对学生的爱化成一个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理解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感情上不再孤独,在学习上有所期盼。

注重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很多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的。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学生来说,实验的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开阔视野,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快乐的学习中探究新知识,因此,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暂时不要太高,最初只要求学生知道观察什么、通过实验可分析得出什么即可,而自主设计实验对初学者来说要求过高,可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培养。因此,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先列举很多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生活现象,然后再利用实验仪器或生活用具验证实验,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选择适当的实验让学生动手参与操作,创造学生实验的机会,并在实验演示前,着重强调和明确需要观察的地方和思考的问题,在实验做完之后,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分析总结实验结论,这样不仅学生能够完全理解了实验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大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比如基本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律、规律、现象等,基本技能包括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作图、实验、图像处理等。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大力推行教学改革的今天,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私有化”,即将书面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离开课本也能准确地描述学过的内容,并灵活地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和训练,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理解、接受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自己认识到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是将来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必需品和生存保障。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初中生的“三观”并未完全形成和确立,甚至有的学生的“三观”发展出现偏差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和矫正。而对于“三观”的教育工作并非只由班主任和德育教师负责,而是每个任课教师的责任。比如物理任课教师,在物理课上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对学生“三观”的教育。例如:学生的小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在物理实验中,要求学生尊重事实,不得擅自修改实验数据,以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声现象中,列举天坛回音壁和圜丘的实例来讲授声音的反射,同时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建筑和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古人智慧的赞叹和崇敬;在物态变化一章中,涉及大量自然景观的照片及相应实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像这样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学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莫大的帮助。

在经过了一轮初中物理教学和开学至今的教学体验后,我觉得做好初中物理入门教学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潜能,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因此,作为初中教师的我们,应更加关注入门教学,更加深入研究入门教学的方法。


作者:刘文霞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实验学校


本文摘自《教育》202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