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以阅读助推乡村教育发展

  • 2022-07-21 15:14:59
  • 来源:《教育》杂志社
  • 作者:朱永新

教育是文化创新、文明演进、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基本动因,教育改革可以成为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导向性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讲过,当一个边远地区的农村孩子能读到和城里孩子一样好的图书时,其实他们就已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短期内要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师资水平有一定难度,但让优秀的图书进入农村应该说容易得多。

要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倡导阅读是最好、最易推动的策略。让乡村的每个孩子、每个人都有书可读,都可以读到想读的书籍,通过阅读公平保证教育公平,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一本好书能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发挥很大作用。作为从乡村走出来的学者,我深切感受到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引领作用。小时候,我所在的学校基本没有什么书可读,乡里的文化馆也只有几十本政治理论书。幸运的是,因为我住在招待所,能够向南来北往的客人借书看,所以我在年幼的时候就进入了丰富多彩的书籍世界。但由于客人大多第二天就要离开,所以我经常要连夜看完一本书。尽管借书读的过程非常艰辛,但正是由于对书籍、对外面的世界、对知识的渴望,让我在幼时就知道了图书是世界上无比美好的东西,并想方设法寻觅各种各样的书来读。书读多了,就想表达,想写作。中学时,我开始写小说,还给自己取了笔名叫“过江”“过海”。儿时在乡村的阅读经历,让我通过书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阅读强健了自己的内心、提升了自己的格局,也为我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形中提供了良好的方向指引。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关键期,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最大的差距,不是硬件设施,而是软件环境。在当下中国,农村学校可以将阅读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建议在继续做好农村中小学免费营养午餐工程的同时,及时推出农村中小学“精神正餐”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学校书香校园建设,让农村孩子的精神世界得到滋养。 


作者:朱永新(苏州大学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