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刍议

  • 2023-07-17 15:22:25
  • 来源:《教育》杂志社
  • 作者:袁 萍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主流内容。语文学科是构成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而写作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在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加强关注,加大教学力度。当前,小学写作教学中有很多问题亟须解决,教师需要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改善写作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由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观察、想象、体验和思考,从而获得较好的写作训练效果。

一、小学语文作文情境教学的特点与价值

简单来说,新时代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趣味性。以情境代替对作文主题和预设写作内容的刻板介绍,将值得写的内容通过画面呈现出来,能切实提高教学趣味性,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学生想象力被情境中的趣味内容充分激发,创造欲望增强,其创造力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高。其二,开放性。在选择情境教学材料时,教师不仅可以着眼于教材,还可以将视线适当转移至生活与网络方面,这在无形中提高了情境教学的开放性,有助于激活学生针对写作的发散思考。其三,互动性。以情境为支撑,师生可以围绕其内容展开更多元的讨论,如情境内有什么、情境能为人带来怎样的感受等,师生、生生互动由此增加,思路更加开阔,同样能促进作文教学活动的展开。其四,体验性。相较于传统模式下的“教师给出作文题目,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写作”,情境教学更重视学生学习体验,能增强、优化学生在写作环节中的积极体验,进而深化学生对写作活动的参与,提高整体教学的有效性。其五,真实性。一般来说,在创设情境时,教师都需要以实际生活为基准,这就意味着学生在观察、感受情境时产生的情感和思考会更加真实,这促进了他们更真实地进行作文构思和书写表达,提高了小学生作文的真实性与可读性。在真实的思考和书写中感受“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语言文字艺术创作,学生还能养成观察实际的良好的学习与创作习惯,其性格品质在此过程受到影响,形成更热爱生活的思想。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基于情境的方法

(一)基于生活情境落实作文观察

与语文写作学习内容相比,生活是小学生更加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事一物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生活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将生活中的信息合理利用起来,不仅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生活化写作,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在情境作文教学活动中,可以尝试先立足生活构建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内容展开观察,启发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展开描写。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迁移思维,启发他们结合生活经验思考情境内事物、事件的本质。

例如,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的植物朋友”习作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为学生提供观察材料,如向日葵、仙人掌、百合花等,构建生活观察情境,指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展开观察,提醒他们仔细观察植物的样子、颜色、气味和其他特点。以细致观察为支持,学生自然能在写作中全面、清晰地介绍“我的植物朋友”特点,实现高效写作。

(二)通过文本情境促进写作表达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都强调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在情境作文教学模式下,教师同样应遵循“读写结合”教育要求。这就意味着教师可以将阅读文本视为情境创设材料,通过文本构建情境,先组织学生对文本展开阅读思考,再启发他们围绕文本内容进行表达。

例如,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习作课,在指导学生“写人”之前,教师可以带领他们重新阅读教材文章《他像一颗挺脱的树》《刷子李》,指导学生对文本中描写人物特点的语言展开分析,启发其关于“怎样将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思考。同时,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展开仿写,在模仿中锻炼其“将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最终,学生将文本分析与仿写收获运用在写作中,落实“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作文创作。

(三)借助媒体情境展现写作要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工具开始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构建情境,还可以尝试将其利用起来。

1. 画面—呈现写作对象

首先,考虑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结构与思考习惯,立足直观画面在促进学生形象化思考和表达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构建画面媒体情境。其次,在画面中呈现作文主题背景,组织学生对媒体画面展开观察,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观察之感,再鼓励他们围绕画面内容进行写作。

例如,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推荐一个好地方”习作课,为促进学生对“好地方”的描写和介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不同地方风景图片或美景视频,如海南三亚、杭州西湖、丽江古城、云南西双版纳等,引导学生对画面中的地方风景展开观察,进而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进行描写,让他们将地方介绍给其他人。

2. 音乐—激活写作情感

高质量的写作并不仅仅是对事物、事件的直白描述,更是融入真情实感的细化表达。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中,应全力激活学生情感,让他们将在思考、想象时产生的真实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尝试借助多媒体播放与作文主题相统一的音乐,组织学生安静聆听,提醒他们在听音乐的同时感受主题情感,进而在写作中,学生自然能将情感融入表达,实现有感情的书写和创作。

例如,部编版人教五年级上册“我想对您说”习作课,结合单元主题“父母之爱”,教师可以先在教学中播放与感恩父母、歌颂父母伟大之爱相关的音乐,组织学生聆听,再安排写作任务。在歌声的渲染下,学生感激父母、爱父母之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并在写作中真实地表达。

(四)利用对话情境铺垫学生写作

在过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小学生经常会暴露出语无伦次、行为逻辑不清晰等问题,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提前对“怎么写”展开思考。而对话情境的构建,具有促进学生“写前思考”功能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教师在情境作文教学中,还可以将对话情境利用起来,先围绕作文话题设计对话活动,引导学生将“想要写什么”“想要怎样写”说出来,指导他们调整“说”的逻辑。 此时,学生参与主题对话的过程就是一个“打草稿”的过程,随着“说”的逻辑调整,其写作逻辑更加清晰,写作效率与质量自然会更加理想。

例如,部编版人教六年级上册“让生活更美好”习作课,教师可以先设计“让生活更美好”口语交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说出“哪些事物让生活变得美好了?为什么这样认为?事物具体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这些在“说”中出现的信息,正是写作所需要的。因此,随着“说”得越来越准确、逻辑清晰,其写作表达更加灵活、逻辑清晰且严谨,作文可读性增强。

(五)立足分享情境优化写作评价

对小学生来说,其他学生的作文也可以是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在情境作文教学指导工作中,可以将不同学生作文进行展示,构建分享情境。

例如,部编版人教三年级上册“我来编童话”习作课,在学生创编完成童话后,教师可以指导他们交换作文,展开阅读。在其阅读完其他同学的作文后,设计“我看到了_______,我知道了_______”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将在其他同学童话作文中看到的优点、看到的自身不足说出来,同时鼓励他们说出“怎样向其他同学学习写作?如何取长补短?”学生在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中主动向其他人学习,主动发现并改变自身在语言建构和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望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

(六)创设生活化情境,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

生活化情境不仅具有极强的普遍性特征,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亲切感,容易让小学生主动融入其中。日常生活是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模子,教师采用科学提炼的方式,将真实的场景引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有助于学生形成真实的体验,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引导学生以生活化的材料为依据,将所思、所想与写作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的写作更具真情实感。在创设生活化写作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习与社会生活所涉及的内容有机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灵感。

例如,在教学《妈妈睡了》一文时,教师要创设生活化情境,缩短学生与写作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此篇文章本身是以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妈妈睡着后的慈祥与疲态,表现了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爱。据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比如播放“妈妈洗脚”的广告,学生看后,能勾起很多回忆,能联想到妈妈为自己洗脚、做饭,妈妈辛苦操劳家务,放学时妈妈冒雨来接自己等充满温情的生活片段。将这些具有生活化特征的片段融入写作练习中,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写作练习更多样化和特色化,经过教师的指导,低年段的小学生也逐步打下了写作的良好基础,拉近了学生与写作之间的距离。

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写作训练“那一刻,我长大了”为例,练习的是记叙类文体,要求学生写一件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实际。例如,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师先自己说一说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回忆,然后再让小组学生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印象深刻的事,并将个人的感触与思考记录下来,作为后续写作的重要灵感与素材。在讨论的过程中,有学生说道:“前段时间,妈妈帮我过生日的时候,我在她的眼角发现了浅浅的皱纹,妈妈在年复一年的辛苦操劳中慢慢变老,而我也在慢慢长大。”还有学生说道:“上个星期,我第一次在课堂上发言,刚开始比较紧张,但看到同学和老师鼓励的目光后,我信心倍增,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就此话题,教师可适当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将自己“长大”的感受生动地阐述出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与家庭、社会和学校生活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思考生活化事件的写作角度与方式,将当时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

(七)创设趣味化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很强。从主观层面看,小学生更喜欢参与直观性和实践性更强的课堂活动。基于此,游戏化、趣味化的写作教学情境成为很多教师的教学选择。

角色扮演是创设趣味性情境的重要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心理需求,引导学生加入具体的教学中,采用分组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少年闰土》一文时,课文中“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尽力刺去……”一段,仅用寥寥数笔就将一个活泼少年的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出来,透过文字我们仿佛看到了少年闰土的模样。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人物,培养学生抓人物特点的能力,并组织相关的写作训练。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到菜市场去,那里人来人往,人声鼎沸,形形色色的人不计其数,是观察人物绝佳的地点。又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小摊贩。不同的摊贩有不同的特点,卖不同商品的摊贩吆喝起来也是不同的,有满脸堆笑的,有嗓门洪亮的,有动作麻利的,有略显笨拙的……学生通过观察,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此外,还可采用课本剧的方式,结合学生的特征和兴趣,要求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创设表演情境,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会少年闰土与鲁迅之间的情谊。如此,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

此外,组织游戏也是创设趣味性情境的重要方式,不仅如此,游戏的方法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比赛,如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让获胜的小组讲述相关的感想与体会,输了的小组则负责将获胜小组的口头语言组织起来,落实成文字。如此,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写作训练“那次玩得真高兴”为例。该写作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写最高兴且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游戏。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例如,组织“掰手腕”的游戏,一部分学生参赛,另一部分学生进行观察。对于观察的学生,要指导他们重点观察比赛双方的外貌、神态与动作,将比赛中同学的表现记录下来,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受。接着,询问学生的感受与心情,包括对手的外貌、神态、动作和比赛的心情,引导学生叙述并做记录。最后,还要引导比赛双方的获胜者与失败者发言,谈谈比赛的感受、获胜或失败的原因以及游戏技巧,让不同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向,书写所见、所闻,表达真实感受。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能有效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的困境,促进学生对写作的参与和作文水平提高,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的整体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指导工作中,应善用情境材料,积极利用多种方法优化情境设计,以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积极作用,引领学生对写作进行积极尝试。

作者: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谷脚小学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