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

  • 2023-11-28 09:53:45
  • 来源:《教育》杂志社
  • 作者:欧阳坤

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劳动教育已重新被写入国家的教育方针。2020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特别强调“要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但作为一门专门的劳动教育课,既要重视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也要重视对学生劳动态度、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课堂的时间还是太有限了,需要与学科进行融合,达到更好的育人目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巧妙渗透劳动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意义的同时,感受劳动的精神内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一、在研读中树立劳动的价值观

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劳动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这是对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明确定位。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的今天,孩子们在享受着劳动者创造的一切时,却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劳动意识淡薄甚至轻视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一)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劳动

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我们今天如此美好的生活。通过课文的学习和引导,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的真理。例如,在学习课文《千人糕》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绘制流程图,把米糕的制作过程讲清楚。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已经体会到了生产米糕的不易。然后借助书中插图,让学生说说米糕制作好之后还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端到我们的餐桌上?通过交流,孩子们深刻感受到这样一块小小的“千人糕”背后凝结的是千人的劳动智慧。在此基础上,由千人糕的制作进行延伸,孩子们发现生活中那些看起来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物品,都是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做成的,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幸福的获得离不开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一定要让孩子在劳动中感到幸福,但这种幸福不是简单而浅薄的“有趣”,而是来自每个儿童个人智慧的运用和创造的成就感。语文课上,我们虽然不能直接到田间劳作,亲身体会劳动的乐趣,但是我们却能带领同学们透过文字,品味它背后的幸福。例如,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一课中,向我们描绘了古代儿童劳动的情景。通过展现“儿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情景,体现出儿童劳动的热情和乐趣。孩子们结合自身经验,围绕“学种瓜”展开想象,抓住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把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乡村儿童形象勾勒出来。当学生根据古诗内容进行描述时,仿佛身临其境,劳动的趣味感、幸福感便油然而生。又如,《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中,“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作,虽说祖父干什么“我”干什么,但是更多的时候,“我”却在捣乱,孩子那顽皮的天性在劳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通过反复品读文字,孩子们深深感叹:原来在田间劳作可以如此快乐!恨不得自己也跑进“祖父的园子”里“一展拳脚”。随后我再引导学生朗读,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这份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也相信这份感受将不断滋养着他们的心田。

(三)自身的成长离不开劳动

雨果说:“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形态日新月异,也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时代的劳动者需要既能脑力劳动又能体力劳动,既能简单劳动又能复杂劳动,既能重复性劳动又能创造性劳动,做到手脑兼用,知行合一,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例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密切,不可为追求结果而不在乎细节。接着,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有的同学希望长大以后成为一名导演,但他只学习关于导演方面的知识,其他的知识一概不学,你们说他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吗?很多学生对导演这个职业相对陌生,只闻其名,不知其具体事务,所以不知如何回答老师的问题。于是教师说到了大家都观看过春节联欢晚会,为了呈现这样一场画面流畅、视觉精美的文艺晚会,导演们需要几秒内连按数键,切换三十个镜头,同时还要具备摄影、剪辑、美术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与节目导演、摄影师、灯光师、字幕员、技术人员等工作人员有效沟通协调的能力。那么这位梦想成为导演的同学,只学习关于导演方面的知识,其他的知识一概不学,你们说他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吗?同学们此时异口同声地说“不能”。教师接着总结道:可见任何一个工作都是一项复合性的劳动,我们现在就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锻炼自己的“多面手”,全面发展自己,才能胜任未来社会生活中的职业。

二、在活动中坚定热爱劳动的信念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劳动最光荣”的信念应该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少年时期就为孩子播下这样一颗种子。部编教材采用了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强化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从而更加坚定劳动信念。

(一)调动感官“看”劳动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我们讲到劳动的时候,也应当像讲述战场上的功绩那样充满高尚的激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还是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学生充分调动感官,在观察中善于用鼻子去闻,用手去触摸,用耳去倾听,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只有这样亲身经历之后获得的感受才能充满激情。例如,在教学《观察日记》《我明白了》等一些有关劳动的习作时,都应该鼓励学生付出体力和智力,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体会和表达自己辛勤劳动时的独特感受,获得劳动的成果。

(二)巧手实践“说”劳动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中,都可以把劳动实践活动与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和意识。例如,“做手工”口语交际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件手工作品,告诉同学们自己做的是什么以及怎么做的。课堂上,老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动手实践的乐趣,再通过让学生站在讲台上为大家进行介绍,增强了学生劳动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获得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课后,让学生自己去学着做一件手工作品,并拍成小视频,与同学们分享劳动过程中的喜和乐。又如,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一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亲自动手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每日精心照料,并通过图片和语音讲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而孩子们在与植物的朝夕相处中,俨然已经和它成了朋友,在交流中,我可以感受到孩子对植物的喜爱,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这份劳动成果的满意和肯定。

(三)情真意切“写”劳动

新课标明确强调语文写作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主动表达,即与学生的实际贴近,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劳动相关素材,从课内往课外适当延伸,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劳动的理解,坚定热爱劳动的信念。例如《蟋蟀的住宅》一课。通过课堂上的品读,蟋蟀肯吃苦、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寻找最美劳动者,并写一写感受,让孩子们体会到正是因为有那么多劳动者的付出,我们的生活才能如此舒适的道理,以此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模糊的劳动意识,增强热爱劳动的信念。

三、在实践中体会中国人的人文文化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可见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探究,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在思想层面使学生浅尝辄止地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但是如果不让他们去亲身经历、体验的话,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因此,教师应该抓住每次实践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实现劳动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进而在劳动过程中体会中国特有的文化。

(一)在探究中润化品格

劳动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过程。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对于劳动的认识,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加强探究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以此来拓宽劳动教育的路径,构建学生良好的劳动品格。例如《赵州桥》一课。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课后,我带领同学们针对中国的桥文化开展了探究。有的同学针对四大古桥之一洛阳桥进行了探究,他发现洛阳桥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历时六年建成。但是由于洛阳江水流湍急、江海交汇,工匠们修筑这样一座跨海大桥实属不易。在明朝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说:“天下之桥以吾闽之洛阳桥为最,盖跨海为之,似非人力。”可见搭建难度之高,在研究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工匠们的智慧与伟大的劳动品质。有的同学针对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进行了探究,在探究中他发现这座桥在设计和施工难度等方面刷新了多项纪录,成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在汇报中,自豪感油然而生,感染了每一个同学。通过本次的探究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此同时劳动者那种美好的劳动品质也慢慢地润化在学生的心里。

(二)在体验中传承文化

古人所说的“承百代之流,而汇乎当今之变”就是指当代的文明是过往时代所有文化的继承,而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古和今的衔接,它与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部编教材就吸纳了此观点,把传统文化融合在学科学习中。其中的综合性活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探究机会。例如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和民俗风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强化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责任。学生们首先分工合作,确定研究内容,收集资料,忙得不亦乐乎。然后又运用表格法、思维导图法、小报、讲故事、录制视频或诗词诵读等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学生在活动中,已经深深埋下了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这颗种子将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代代传递下去。

(三)在思辨中完善人格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受传统思想观念以及社会习气的熏陶,在学生心中不自觉升起这样的念头: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有价值。其实关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价值孰轻孰重,已经是一个悠久的话题了。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一下究竟脑力劳动更有价值还是体力劳动更有价值,可以开展主题式讨论或演讲活动,让学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体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价值。例如开展谁是最美劳动者的评选活动。思考如果快递员放假了,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看不见”的劳动者有哪些?在活动中,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劳动者无处不在,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劳动者的付出,因此我们也要积极努力地投身到劳动中去,在劳动中获得尊严和成就感,达到人格的完善。

总之,劳动不分贵贱,是劳动创造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应该让孩子通过学习语文重新审视劳动所带来的价值,重新建构劳动才是生活,而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在身边的思想,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孩子语文,更要教会孩子生活。

作者:欧阳坤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小学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