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思政课上的运用

  • 2022-08-04 15:47:38
  • 来源:《教育》杂志社
  • 作者:张雪晴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教师,如何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如何运用有效路径帮助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其学法、守法和用法的意识,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究的共同话题。下面,结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三课时“特殊关爱 助我成长”谈一谈我对用好情境教学模式,提高立德树人实效的所思所想和所悟。

情境创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在思政教学课堂实践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是急需转化的。思政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强化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为此,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相融合尤为重要。思政课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思维发展特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重学生认知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以思政课为媒介,以情境创设为途径,将学科知识高效传递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优化情境创设是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找准契合点,优化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是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积极性的平台。因此,情境创设要优化问题设计,切实找准与学生的契合点,让学生寓情于境,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

细致剖析学情,优化情境创设 学情分析是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策略选择和优化情境创设的落脚点。结合所在学校学情,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变通的教学策略会大大提高教学实效。比如,在学校关爱教学环节中,抓住了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校,学生社会接触面相对狭窄这一实际特点,尽可能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融合,回归生活,拓宽学生视野。总之,细致剖析学情为优化情境创设提供了前提保障。我们可以筛选出更适合学情的情境,将其带入课堂,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多元化教学,优化情境创设问题设计 一是,回归生活,触心灵。比如,在学校关爱教学环节中,我根据学生成长特点,直观导入呈现疫情防控期间,教师陪餐、消毒、视频连线、线上答疑辅导等一张张温暖瞬间的照片。用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实实在在的瞬间唤醒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催化感悟来自学校的满满关爱。张张照片戳中了我们的泪点,那一刻,我与学生同处在共情中,学生们温热的眼泪足以证明他们已经被融融暖意所感动。我们说,此处的情境创设就是成功的。

二是,资源整合,促认识。比如,关爱留守儿童教学中,一味出示文字图表资料,并不能让学生真切感知到底什么是留守儿童,距离他们的认知领域也有一定的距离。为此,我以学校教师去支教的大凉山留守儿童的视频资料为契机,让学生直观看到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片段。在看到留守儿童恶劣的学习环境下那坚定的眼神,那对读书的渴望,学生们被震撼了。他们发自心灵深处要帮助、关爱留守儿童是真诚的。随后出现的视频画面是国家通过投入大量资金,派去优秀的支教教师关注留守儿童,让其生活学习环境有了巨大改善。紧接着,以学校组织的全校学生亲身参与地向留守儿童捐书活动为载体,以身边活动增强学生关爱留守儿童、关爱他人的意识。

整节课,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感悟。师生有共情,学生有收获,这样的思政课堂就鲜活起来了。我认为,思政课就是要把立德树人融入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教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思维发展特征,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为舞台,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重学生认知情感体验,渗透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摆脱思政课枯燥无味的内心感受,为学生搭建开拓思维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获得情感体验中升华思维认知。用情境体验为思政课添色彩、增活力,让思政课有温度、有深度。


作者:张雪晴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第一中心小学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