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陈璞,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川沙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兼任民盟浦东区委委员、浦东新区政协委员、浦东新区音乐名师基地主持人、上海市“双名工程”艺术攻关基地主持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全国基础教育音乐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等。获教学与科研奖50多项;拍摄上海市教师全员培训音乐示范课,在国内多省市进行讲学和执教公开课;发表论文150多篇,出版教材1部,出版专著《最美,艺术课》《让心灵伴着歌声成长》《音乐名师成长启示录》等。曾荣获上海市教师“君远奖”、搜狐教育“年度变革力教师”、西南大学“伶俐美育基金”优秀奖等。
“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的课程教学实施与师生素养提升
陈璞
2020年2月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校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2月1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中小学以教师线上指导帮助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工作。3月6日,教育部再次发布《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对当前中小学“停课不停学”提出指导意见。由此,“停课不停学”成为了这个特殊时期教育领域的一个“热词”,在这个大背景下,基于网络的人机交互在线教与学成为了最主要的手段。不少教师就此化身成为“主播”“网管”,笔者也应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邀请,担任上海市网络授课音乐学科备课中心组成员、审核专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参与了市级共享网课拍摄的相关工作。这期间所见、所闻、所历,也让我对“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进行了思考。
一、“停课不停学”期间的课程教学实施现状思考
“停课不停学”的内涵是什么?我认为是防疫期间停止了师生间面对面的教育与教学,但不停止通过非面对形式进行育人与传授知识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就算是教师手写一份信件给学生,对其遇到的人生困惑进行开解与引导,其实也是“停课不停学”。
当然,“停课不停学”期间的课程教学实施主要是依托于网络,在电脑、手机、平板、电视等智能终端进行的。其实,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学并不是新鲜事物,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教学主要手段有:视频广播、WEB教材、视频会议、BBS论坛、直播间、e-mail、自媒体等。特别是创立于2007年的可汗学院使“翻转课堂”的理念成功进入中国教育领域。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等形式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始被运用,甚至有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在英语口语等课程上推出了直播互动教学(个对个小课为主),使得在线教学成为了当下广为知悉的教学形态。
但是,在中小学的现实教学环境中,在线教学一直身处极大的评价差异中。褒者认为这是一种开放、节约、公平与共享的教学方式,贬者认为在线教学难以做到育人和授知的平衡,无法实现有效评价与管理。现在这一场疫情将全国的中小学都拉入了在线学习的“实验场”,教师、学生、家长都投身其间。从实际的情况看,学校主要采用了直播课、录播全课、微课等形式,运用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有钉钉、腾讯等软件,也有云盘等在线储存器,还有课程资源库网站,包括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另外,像上海市教委统一推出的网络共享课除了在网络途径播放,还同步使用了电视频道资源。
实施中,教师们除了需要在信息技术门槛上进行跨越,主要还有教学评价与批改作业方面的困难。学生们遇到的主要是自律性、注意力、孤独感、身体健康等方面的挑战。家长们遇到的则是教育专业能力、监督时间等方面的不足。
虽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但就笔者所见,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期待和呼声基本是一致的,保障学生健康的前提下,尽早回到学校进行传统的面对面教与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在线课程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这次疫情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它还远无法替代传统的面对面学校教学方式,这次疫情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停课不停学”带来的教育理念更新与后续跟进
教师在师生教学关系中是怎样的角色?当下,教师们基本认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这种“主导”比较初级的形态是教师像“导游”一样带着学生一步步地深入学习,并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碎片化地传授给学生。而比较高级的形态就是教师以学定教、设定目标、搭建“支架”,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而这次的在线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由“主导”进入“主体”角色也成为可能。当教师进入“主播”直播模式,师生之间就双向主动、双向促动、平等互动、对等评价。就算是微课等非互动性的在线教学,往往也需要教师对自身行为进行改变。例如,东莞市松山湖第二小学音乐教师于洪民的在线教学经验:“和面对面交流相比较,视频上的动作、语言、表情必须夸张1.5倍才具有吸引力。”那么,在疫情结束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以“双主体”的关系来补充构建师生的教与学呢?当然,教师成为“主体”的前提是能否“代入”学生角色来设计教学,就如在这次上海市网络共享课的备课过程中,就发现有教师课件中的音乐谱例清晰度不高、字迹密密麻麻,显然是没有“代入”学生角色,考虑到学生能否在电视或手机上进行“阅读”。
对于当前的学生来说,虽然获取知识的途径一直不限于课堂,网络给了他们遨游认知世界的无限可能,但现实中除了是在学校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绝大多数学生的网络学习都是一种与学校学习无关的、无意识、无目的、被动的浅层学习。但是,这次的“停课不停学”,让他们有机会去主动搜索、遴选与学校学习相关的资源。例如,重庆市音乐特级教师谢晓梅的“晓梅老师的音乐课堂”是一个小众的个人公众号,往期的推文一般都是在三、四百的阅读量,很少有过千的,但是2020年2月1日,公众号的“乐·云课堂”首次发布《祖国祖国我爱你》教学微视频,观看和转载就过五千,至2月22日,公众号共发布微课22课时,涵盖了小学各年级的音乐教学内容,累计阅读转载量达十万人次。由此可见,在疫情过后许多学生会有目的地进行网络学习,将是本次“停课不停学”带给他们最大的变化。
从家长们来说,“停课不停学”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次“历劫”,家里的孩子都被戏称为“小神兽”了。相信,这次的陪读经历对他们更能理解教师工作的不易和教育的专业性。以闻名全国的成都七中网校举例,耀眼的成绩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有研究者分析其远端校成败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远端教师的责任心,这个责任心背后其实是助教者的专业力。《中国青年报》记者是这么描写成都七中网校远端校之一禄劝一中的:“这些老师琢磨出一些方法,比如整理七中老师事前发送的课件,编制成学案,布置成头一晚作业让学生预习;课上盯着学生的表情,记录下疑惑的瞬间,琢磨着课后补足;屏幕那端偶有间隙,可以见缝插针给学生解释几句。”所以,奢望大多数家长具有这种教育专业能力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疫情后相信他们配合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与引导,将是可以期待的。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构建与师生素养提升
教育部曾要求各地在原计划正式开学日之前,不要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网上教学,而安排一些防护知识、心理健康辅导、寓教于乐等方面的网上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度过愉快的假期。由此,中小学基本是以原定开学日期为界,前期安排的是非学校课程教学内容,如“抗疫期间给学生与家长的一封公开信”“网上升旗仪式”“大家来画最美逆行者”等,比较多元,也比较随意。后期则是以学校课程教学内容为主进行在线学习。
具有引领性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次“停课不停学”就给了我们重新思考和构建课程的契机,那么,如何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呢?
可以说,疫情期间网上各种消息满天飞,真的、假的、正面的、负面的、平和的、偏激的……如何引导学生们准确甄别、深入辨析、理性思考,将是学生们树立科学精神,懂得责任担当的极佳教育情境。例如,可以就网上流传的《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进行主题教育班会开展讨论,当然,这首先需要教师有这个能力和素养。而在家自由安排时间的充裕,也是学生们能够学会学习,增强人文底蕴的好机会,唱歌、弹琴、看书、习字、绘画、写诗……仅仅文学和艺术方面,就有着太多可以拥抱的美好时光!至于学生们自己在家烧菜做饭、体育锻炼、模型制作等举动,其实也关乎健康生活与实践创新。学生知识的增长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同步有着心灵的成长,才不至于最终培养出来的是“高分低能”“巨婴”。当下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重提,不是没有道理的!
就学校课程教学来说,“停课不停学”也给教师们带来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机会。例如,上海市政治特级教师许晓芳和她的团队践行习近平“3•18”讲话精神,运用战“疫”中那些真实的人和事开发课程资源:课程专题一:珍爱生命,从我做起。专题二:用爱感恩,共克时艰。专题三:崇德向善,诚实守信。专题四:遵守规则,法制护航……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懂得感恩,遵守规则,勇担责任等。
对于家长们来说,摈弃功利心,关注自己孩子的“全人教育”是需要重视的问题。笔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位小学音乐教师的心酸之语:“没耳机,没麦克风,手机录着屏,电脑放着伴奏,自然生态纯吼,就为了录一段速度慢点的范唱来方便学生学习,但是打开看的家长有多少?唉,钉钉数据告诉我,六分之一,没劲,感觉不想弄了!”这也是很现实的艺术教育困境。
对于广大的教师们,这一个特殊的“假期”也给了重新审视自己、充电学习、提升自我的机会。浦东新区音乐名师基地曾组织展开一次关于“新时代音乐教师的素养”线上研讨活动,老师们也对本次疫情下的应对进行了反思:未来音乐教育一定是紧跟着时代步伐齐肩并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这次面对在线授课、各种教学APP短时间内扑面而来时,教师们在应接不暇中开始了新的探索。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学会新的多媒体功能,以及新的授课方式,并抓住这次疫情为教学的资源……“停课不停学”,会让我们的教师们能够真正明白广义课程的内涵:课程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而不再是狭义的课程理解: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还有,许多教师平时都抱怨没时间、没机会参加高质量的教师培训,但是这次抗疫期间,不仅官方网络渠道推出了不少的教师培训课程,连“名师之路”“千课万人”等一些教师教育培训公司也推出了公益网络课程,如江苏省音乐特级教师黄美华老师的公益网络讲座《音乐情境教学的思考》,上线一天后点击观看率就达到了一万七千多次。甚至有一些名师也推出了个人公益网络课程,如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尚永娜老师,通过快手免费直播自己的“奥尔夫教学法”系列课程,笔者就有一位名师基地学员从中学习了声势教学的内容,转化为运用在自己音乐教学中的资源。所以,教师们要问自己的其实就两个问题:防疫宅家有机会参加培训学习,学了吗?疫情结束上班有参加培训学习的意愿,会实施吗?
或许,“停课不停学”的“不停学”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教师也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
作者 | 陈璞
作者单位 | 上海市川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