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生:面向未来人才为先 培育人才素养为本

  • 2022-06-29 16:36:46
  • 来源:《教育》杂志社
  • 作者:张民生

面向未来人才为先 培育人才素养为本

——在《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启动会上的讲话


❖  新课改聚焦“人才为先、素养为本”

“人才为先、素养为本”这八个字,就是新课改最重要的引领性理念。
当今世界,从全球看,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从国内看,经过百年的艰苦努力,我们正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一个大局,一个变局,两者交织,面对如此复杂的挑战,我们必须大力提升自身的实力。
纵观当前全球的发展,科技创新绝对是最关键的力量,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科技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对于国家来讲,衡量发展潜力,当然要看资源和现有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能力和人力资源储备。这一点在一些国土面积很小、资源较少的国家已经体现出来,例如以色列之所以能在经济、科技上有很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它的人才资源丰富。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我们要更加重视人才的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
教育要不忘初心,要看清楚今天、想明白明天,回归教育的根本命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国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回应这一命题。课程在育人工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就是国家的育人蓝图,因此课程改革是国家重大教育决策。
课程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这是个有目标、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的过程。课程就是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应当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我们国家平均每十年就会有一次课改?就是因为面向不确定的未来,面向不断发展的国家,学习内容和方法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革,以更加符合党和国家的需要,更加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基于此,课程改革要确定育人目标,研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推进教学与评价改革,也要落实到学校中每个课堂、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活动,以及与学生成长相关的家庭与社会。
本次课改凝练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习后,在核心价值、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方面应达到的整体表现。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具体化和细化。核心素养将贯穿本次改革的始终,从改革的主要文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等)的制定,到教材编写、质量标准制定、改革的具体实施(教学、评价)等全部过程。
上海之前在国家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期、二期课改。本次课程改革深化,上海也争取到了教材的编写任务。这对上海来讲是个莫大的机遇。我们应当高标准、创造性地落实国家课改的要求,要更好体现上海的城市定位与要求,要结合学校的优势与特点,做出新的贡献。

❖  关于课改的三点体会

我全程参与了上海一期课改、二期课改,以及21世纪启动的全国课改。前面是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的角度和大家分享核心素养在此次课改中的重要性。接下来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就如何把课改进行得更好,谈三点体会。
第一个体会:历次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上海从1988年开始一期课改,至今三十四年,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是在调查了解中发现,大家对课改的理念是高度认同的,但对课改的效果认同度相对要低一些,这是从理念到实施到效果的“衰减现象”。课程改革要面对众多学生、学校和教师,他们有极大的差异,从理念的认同,到行动的转换,需要有时间、有过程。由于在资源、指导力量、社会合力等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评价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就形成了“衰减现象”。
这次改革,我们希望能够让改革理念直达一线课堂,希望能够不衰减,甚至有增值。那必须是要抓住改革最核心的环节,围绕它在制度上、机制上、评价上、考试命题上进行深化改革,特别要在社会协同以及学校具体推进上真正落实。
要把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厘清,抓住改革要害,集中所有力量突破难关。这其实是邓小平同志推动国家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我们也要按照这个思路推动课改。对改革的核心——核心素养,咬住不放。认真学习领会什么是核心素养、它的内涵是什么、它的表现是怎样的、如何落实,等等。当然必须结合自身的工作思考和行动,同时还要通过评价获知落实核心素养的情况。在这中间,教学是直接面对学生的,因此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为此,一方面要始终聚焦课堂、聚焦教学,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配套措施;另外一方面也要不断关注教与学的协同,学校与社会、家长的协同,等等,为它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氛围。
第二个体会:如何体现上海特点。
上海是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的态度、高度和深度,应当要与上海城市定位相匹配。上海提出建设一流城市,相应地也应该坚持“一流教育”,那就要争取课改领先,其实这也就是实验区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上海基础教育界提出“先一步、高一层”的理念,这就是要改革争先、水平争高。我们也要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坚持研究引领、务实落实。重视研究,也是上海特色。上海的校长、教师开展的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教研),在全国是先行的且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上海有注重科学和务实的传统,应当把核心素养坚决予以落实,但同时也要探索创新实施,这其实就是“高一层”和“一流”的内涵。在课改过程中要坚持“三个面向”,不断汲取先进的理念,借鉴国际上有价值的改革举措,在学习借鉴反思中,不断进取。
要坚持教育为上海城市发展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例如,20世纪90年代提出在城郊接合部建设示范性高中,就是在当时上海百万人口大动迁的背景下,在教育上的重新布局,以服务城市区域功能调整,服务上海一流城市建设。近年来,上海“新优质学校”的创建,就是上海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注入发展活力,以先进带动全局,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的典型案例。
总之,要坚决把国家推进的课程改革做好,而且在实践中有创新,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个体会:在成事中成人,在成人中成事,在改革中建设队伍。
上海的教育功臣、优秀校长、优秀教师,无一不是在学校变革中,在国家推进的改革中,走在前面,带动了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个人的成长。任何教育改革对于教育者来说,都是促进自身成长的重要机遇,在干成事业的同时也能成就个人。人成长了,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两者是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过程。现在上海有机遇和条件编写教材,那参与的单位和人员,就有一次宝贵的实践创新机会。对上海教育而言,就能建成一支高素质的教材编写队伍。
从全局的角度看,改革是为了发展而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人的能力是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增长的,而面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创新动力。改革是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事情。对领导者而言,尽量发挥改革的最大效益,既做成事,又成就机构、队伍及个人。这就需要顶层设计,赋权增能。
对学校和教师而言,改革是最大的机遇。要把自身的成长与改革紧紧地关联起来,主动地识变、应变与求变,在积极投身改革中实现自身的成长。总之,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要紧抓要点、咬住不放,在成人、成事中为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从课标修订谈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以语文为例)

过去教学的做法是:知识为本,课时设计;精讲多练,掌握学习;反复操练,知识评价;信息科技辅助教学。现在教学应该转变为:素养为本,单元设计;真实情景,深度学习;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双线(线上线下)融合,智能学习。
过去的语文教学, 长期用的是单篇分析的教学法,从破题、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到主题思想、写作特色,一路下来,形成了一个套路。每篇课文几个知识点,然后围绕着去讲去练习,完全是知识本位的做法。
新课标要求落实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如关键能力)不可能通过知识点教学进行培育。新的教学设计以单元为整体与核心素养相关联(这是设计的关键点),形成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方案。这里讲的单元(一般包含若干篇课文),可以是原来内容中的自然单元,也可以是对内容重新进行组织而成的。当然单元教学设计方案还包含有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和评价要求。
在语文新课标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大的变革:语文课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此外,新课标特别提出,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这是一个突破性的导向,其目的就是落实核心素养。

作者张民生系上海市教委前副主任,上海市教育学会前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前副会长,国家督学。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2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