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本去研学旅行

  • 2024-07-18 15:47:41
  • 来源:《教育》杂志社
  • 作者:刘占红 徐 虹 张雪凡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初中、高中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积极推进研学旅行更加完善的发展。由此看来,研学旅行已经被放在了青少年成长的战略高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又强调实践性、综合性,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要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我校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不够丰富,课外阅读量偏低,综合实践能力有待加强。根据全面育人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建立、完善适合当前发展需求的语文活力课程。初期的研学旅行,虽然注重研与学,研学内容也比较丰富,但是实际上学生收获较少,而且与课本相结合的内容较少,基于此,我们提出依托教材,开展“跟着课本去研学旅行”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旨在结合课本中提到的地域文化进行研学旅行的开发与实施,了解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具体情况,并从中梳理出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所取得的共性经验,围绕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来分析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推进研学旅行课程的有效实施,以期丰富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拓宽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研究视角。

近年来,经过课题组的不断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以下做法,以期在确保研学旅行的质量和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实践能力。

实现了三个结合

生活资源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 生活是一本大书,学生的每一次研学经历都是它的一个注脚。我们遵从“走进生活—探秘生活—生活表达”这一研学旅行的脚本,跟着课本去研学。

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为家乡风俗做代言”的研学实践为例。简要活动设计如下:一是创设情境,利用校园广播站,招募家乡风俗代言人;二是借助中国地图丰富学生对中国风俗的理解,从节日、地域、民族等维度引导学生建构“我脑海中”的中国风俗图谱;三是借助家校合作研学单,共同查阅、走访、揭秘家乡风俗或最感兴趣的风俗;四是“小组+班级”共享,借助风俗的文字和音视频资料,提炼风俗亮点,举行风俗特色展。

从起初家喻户晓的节日习俗,到少数民族节日、地域特色风俗,学生脑海中的中国风俗体系越来越清晰。如何让家乡的风俗或最喜爱的风俗在众多代言词中脱颖而出?我们还借助习作课的生活表达指导,以及“家乡风俗”代言词的评价表,让习作指导和评改越来越有针对性。这样生活化的研学实践,既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更促进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和爱文化、爱生活的真实情感。

优势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六年级上册的《故宫博物院》一课为例,故宫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汇聚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院。它作为一个世界一流博物院,具有传承中华文明和辅助学校教育的功能。因此,在学习这一课时,我校顺势开展了“故宫研学课程”。

一是行前先学。“故宫研学课程”开始前,先激发学生的研学兴趣,借助我校“古韵皇城行迹北京”故宫微课堂资源,开始网上研学。教师结合故宫研学手册的相关内容精心设计故宫研学主题课,带领学生提前了解有关故宫的知识,让学生们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带着好奇心走进故宫,去探寻千年古建筑的秘密。

二是行中打卡。研学活动开始时,根据各学科不同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设计出好玩的驱动任务卡,让学生在研学中大开眼界的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任务一:穿越时空——我是“故宫插画家”。参观时请学生及时拍摄图片,或拿起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故宫的恢宏气势,以及故宫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任务二:口齿伶俐——争做“故宫小导游”。游览完这座历史悠久、壮观震撼的古代建筑群,了解了那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激励学生争当故宫小导游,给家人、低年级同学讲他所认识到的故宫。同学们纷纷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任务三:才高八斗——我是“御前小翰林”。进入故宫,课堂内容与文物古迹相结合,沿故宫中轴线,参观了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直至御花园。学生们怀着极大的好奇心,一路上听着导学老师的讲解,边观察、边记录,还不时提问,他们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游览故宫的经历。

三是行后创作。活动后,学生又认真学习了《故宫博物院》一课,大家争当小导游,详细解说故宫的文化,完善自己的创作。一张张手卡、一份份手抄报、一篇篇习作……学生的收获颇丰。

这次研学活动整合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将传统文化和学习体验有机结合,让师生自主探寻、充分感知了文物背后的故事与文化 ,真正做到了研中学,让师生深深体会到“故宫是一座永恒的文化殿堂”的内涵。

研学方式结合学生生活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靠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想象来完成语文教学的,研学旅行实现了学生对教材的实践,关注了学生的亲身经历,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教室,开阔了眼界。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直接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还可以开阔其视野,使其在直观的场景中学会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即且行且思。但是,由于不同学校的办学条件不同,研学旅行的情况也会有所差异。

研学旅行的教学内容应尽量符合校情、学情,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融于社会现实,不求高大上,只要近小实。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四篇课文是《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加之习作《_______即景》,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感受自然之美,四季魅力、皓月影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自然美景,都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景象。我们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观察月亮的实践作业:和家人一起“走月亮”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仿照课文,记录下月夜的美景,让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再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四篇课文是《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习作是《这儿真美》,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我们带领学生走进身边的公园、汉石桥湿地、国际鲜花港等地,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看看这些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怎样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

这样的研学实践,让学生走到户外,他们乐此不疲,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文化的洗礼,在大自然中陶情赋能,在实践活动中求知乐学。从文本走向人本,从人本回归书本,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了学生的习作素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形成了三种研学旅行模式

一是“课堂+实践”模式。针对生活中随处可见、唾手可得的教学基地,我们可以采用“课堂+实践”的模式。例如,“升国旗”这一活动,每个学校都会升国旗,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因此可以直接实践,可与少先队入队仪式等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更立体、更直观的感受。

二是“课堂+云游”教学方式。对于一些难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踪迹的课文或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我是中国人》这篇课文,我们可以采用“课堂+云游”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其他国家、了解新中国的历史、了解五十六个民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三是“课堂+参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课堂+实践”模式类似,但实践的机会更多是由教师把控,而参观、游览需要学校统一组织,且专业性更强。例如,在爱国主义课文中涉及红色革命文学,每个城市中都或多或少有红色古迹。学校可以组织参观红色革命基地,让学生亲身感受身边的红色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电影等方式拓展研学的维度,加强教学的多样性。

设计了系列研学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深刻认识到实践与探索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我们结合课本内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研学单,旨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实际,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针对课本中出现的景点,我们深入挖掘其延展点,开展了“智慧研学路,精彩每一步”的打卡活动。结合“介绍”的不同维度,我们设计了“诗歌诵山河”“读史忆山河”“美食品山河”“美图绘山河”“妙笔赞山河”等研学单。这些研学单从诗歌、历史、美食、民俗、建筑等多个方面对景点进行介绍,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感受这些地方的魅力。

“诗歌诵山河”和“读史忆山河”是“前置性学习”,对应“行前攻略”。在“研中”阶段,我们边游边赏,完成“美食品山河”和“美图绘山河”的研学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挑战。在历经了“研前”“研中”两个阶段的学习后,学生对该景点景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受。这时,学生完成自己的“打卡”,然后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周围的好友推荐,完成“妙笔赞山河”研学单。这一部分是对整个研学过程的信息整合及信息加工与输出的过程,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得到了同步发展。

新课标强调“教学评一体化”,因此我们还针对活动的不同阶段设置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整个研学活动,采取这种“前置性学习—探究性体验—拓展性成果—实践后反思”的操作模式。学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跟着课本去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原则

“跟着课本去研学旅行”这一教育理念富有创意,它主张将传统的课堂学习与实地探索紧密结合,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深化他们的认知能力。为确保这一理念得以有效实施,我们需要遵循三个核心原则:适切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和教学评一致性原则。

首先是适切性原则。在选择“跟着课本去研学旅行”的课本内容时,我们必须仔细梳理,确保所选内容与不同年龄和不同年级的学生相匹配,从而开展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研学活动。

其次是真实性原则。通过“跟着课本去研学旅行”这一课程,我们能够弥补学校教育中难以达成的教学目标,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成长需求。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线上方式参观各类景点和实地,更能促进课堂所学与旅行中的实地探究深度融合。这样的实地体验有助于学生获得对自然和社会的真实感受,进而启发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研学过程中的资源共享和成果分享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是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我们借助研学单来确保研学过程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研前”攻略的制定,到“研中”的实践活动,再到“研后”的深入反思,过程性评价贯穿始终。这样做旨在实现研学旅行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结合,有效避免学生在旅行中走马观花,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和体验。

研学旅行的魅力在于它将原本静态的书本知识与动态的现实世界相结合,使得书本上的知识不再局限于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被置于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运用。由此,学生能够掌握那些“真实的、可以理解的知识”。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努力将学科教材与研学旅行的内容相结合,构建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这些真实的场景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学会课题“‘跟着课本去研学’研学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SYYB2021-115)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刘占红   张雪凡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附属实验小学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