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基于此,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在备课时积极尝试查阅资料、探索教法、深入思考等方法,以实现备课的有效性。本文呈现了我在备课过程中形成的思考与体会,同时承载了我短暂教师生涯的心路历程。
在判别信息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备课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从教材中提取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充分挖掘现有资源,进而转变成为培养学生判别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基础工具。对此,在阅读了黄本荣老师撰写的《信息判别能力和审辩式思维培养的途径》一文后,我有了新的思路。
经典的名家文章,对于学生的指向性很强,在学生心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学生下意识地将文中的观点、写法作为范本学习。但“文无完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质疑经典,从而培养他们的判别信息能力与思辨能力。以教材中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为例,这篇课文共有 6 个自然段,第 1 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第 2-6 段重点描写济南地理环境下冬天的山水之美,在结尾处总结“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备课时我发
现,全文都在描写对济南山山水水的热爱,并没有表达对冬天的情愫,文中赞颂的是济南而不是冬天,是冬天的济南而不是济南的冬天,那又为什么以“济南的冬天”为题?为此,我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散文《一些印象》的第五节,受前几节《济南的马车》《济南的伪洋车》《济南的大葱》等影响,将该文题目起为“济南的冬天”是恰当的。基于这样的备课时,课堂教学时我从教材文本中发现问题、抛出问题,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同时也完成了从教师行为到学生行为的过渡,与此同时也引导学生破除对经典的迷信,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判别信息的过程中培养了思辨能力。
注重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适切性
“情景交融”的概念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常被提及和使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章内容也多为借景抒情或叙事,这也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教学。基于此,在最初备课时我的课件总是花花绿绿、图文并茂,以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朱自清的《春》为例,课文第二部分重点描写了春天的五幅图景,于是在春草部分我配了“遥看茂密近却无”的春草图;描写春花的部分配了绯红的桃花、鲜嫩的迎春、淡粉的海棠,挤挤挨挨、姹紫嫣红地构成一幅春花图,如此等等。久而久之,我发现在课堂上展示风景图片的功能若只是再现、具象化文字内容,那么其使用价值就很有限。更有甚者,在很多时候多媒体资源无法准确再现文字内容,若随意使用,甚至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因此,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决定“是否使用媒体教学、怎样使用多媒体”成了备课的关键。
基于此,我在备课时查询了大量资料以寻求解决方法,尤炜老师在《教出游记的人文价值与文体特点》一文中以八年级下册的《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一文为例,他认为这类文章由于内容远离一般学生的知识与经验,适当使用一些多媒体资源介绍景物的特殊性,有助于学生形成阅读课文的“前理解”,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身心感受,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这一过程让我明白:教师备课要从学情出发,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在面对教学课件时的感受,在多媒体使用中更要注重适切性,这样才能让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成为切实帮助学生的利好工具。
课堂实践中 “立本”而非“求变”
作为青年教师会遇到备课时查阅的资料越多,便越分不清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问题,最终可能走入求全求变的误区。其实教师讲得太多,会导致巨大的知识量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的现象,也极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烦躁的心理。因此,教师要明确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立本”而非“求变”。例如,在备教材时,我发现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在写法上的新奇建立于作者高超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坚实的写作基础之上,同时也基于作者对于丽江长期研究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因而贸然要求学生进行仿写反而会造成得其形而遗其神、不伦不类。由文章及授课,文学创作如此,做教师亦属如此。作为语文教师,教授重点应是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熟练掌握词法、语法,找出教学重点,深入而非求全的基础上再求新、求变,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从容地体会作品的内涵,感受浓郁的人文气息。
新课标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如何高效率、有策略地教书育人,我想这是教师生涯中需要常常思考、始终思考的问题。希望这些思考成果能积累成平坦、厚实的土地,让属于我的教师故事在这沃土中生根发芽,成长为绚烂的花海。
作者:徐园清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
摘自《教育》202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