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动生命的课堂

——于漪《少年中国说》课例研习

  • 2024-11-18 16:41:13
  • 来源:《教育》杂志社
  • 作者:张朝鑫

人民教育家于漪在教学一线讲过近2000节公开课,近50节公开课被录像、传播,成为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示范课的经典。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洗礼,今天于漪的课堂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她的课堂又显现出什么样的独特价值? 笔者以于漪一节随堂课《少年中国说》为例,来探寻于漪课堂中的奥秘。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当时八国联军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在国内,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年仅27岁的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出了这篇《少年中国说》,全文3000多字,逻辑严密,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充沛。《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课文饱含着作者振兴中华的迫切心愿,洋溢着热爱祖国的激越之情。

《少年中国说》一文备受教材编写者的青睐,在很多版本的教材中都有入选,在今日的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中也有它的身影。但是,现在教材中的《少年中国说》和40年前于漪使用的教材上选用的《少年中国说》略有不同。40年前的教材是从这篇文章中截取开头两段和末尾一段,这三段是文章中的精华部分,而且这三段合起来也可以独立成篇。现在的部编教材降低了学习难度,只截取了文章的末尾一段,把最后一段分成了三个部分。 课文第一部分说明了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第二部分运用了象征等手法,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芒前程;第三部分直抒胸臆,感情饱满地赞颂了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讴歌了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通过层层阐述,说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前途与命运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善于用教学激情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耳濡目染,受到熏陶;使用恰如其分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这节课一开始,于漪就创设情境,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5 周年庆典,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兴奋和欢乐的海洋之中这一事实引发学生思考。回顾一下1840年到1900年,有哪些帝国主义国家入侵我国?签订了哪些不平等的条约?随后,于漪鼓励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去解决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先生让学生畅所欲言,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并对回答不完整或不完善的学生及时补充点拨,利用导入环节很好地点燃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和使命担当之感,为后面理解梁启超的写作动机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在课堂的结尾,于漪在带领大家完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次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游行的电视转播中的结束语:“祖国的儿女们,祖国的命运就是你们的命运”这句分量很沉的话来勉励学生,她强调:“少年、青年,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祖国就会‘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今天,在党的阳光雨露沐浴下,我们要创造我新中华,为中华之崛起而重任在肩。”

于漪巧妙地创设适切的生活情境,用激情的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学习欲望,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感同身受地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这虽然是于漪40 年前的一个教学片段,但教师根据文本内容适时创设适切的生活情境,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合作探究正是当前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这并非是说于漪“先知先觉”,而是因为于漪一直在实践中潜心探寻基本的教学规律 ,是教育改革实践的先行者。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给人最突出的感受是学生能在课堂上真正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能在特定的情境中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师云亦云或人云亦云。学生独立的思想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契合了新课标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怎样让学生把书真正读到心里,让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课文中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与作者的喜怒哀乐产生共鸣呢?于漪认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青少年的情感很容易在特定的情境中释放,教师应用自己的教学激情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进而完成学习内容。同时,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钢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个精彩的情境导入就是艺术中的艺术。于漪通过自己一以贯之的教学手段在这堂随堂课中信手拈来,驾轻就熟,可见于漪在平时的教学中是经过反复锤炼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质疑中来,善于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及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纵观于漪的课堂都有一个基本的站位,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她主张教师必须“目中有人”,要研究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基于学生的学,为了学生的学,让学生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实现深度学习。在这两堂课中,先生充分体现了“学生为课堂的主人”意识。

这节课中,于漪导入完成后就直接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在预习当中有没有不理解的问题,特别是字词方面有什么问题,请举手提问。”学生马上畅所欲言,毫不避讳。学生一共提出了7个问题,有涉及字词理解的“文中的世界是指中国,为何不直接写中国?”有涉及作者的写作手法的“为什么要用老年人来比喻‘老大帝国’?”有涉及内容理解的“当时中国并不美好,作者为何用与当时事实不符合的语言?”有涉及作者自己称谓的“作者为何在文章中用梁启超曰而不用吾曰?”不一而足。先生在课堂上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她及时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哪些是词义理解的问题,哪些是写作手法的问题,哪些是内容理解的问题,哪些是表达形式的问题,并适时引导学生自己研讨,自己解决。之后她提出一个自己的问题:“梁启超写《少年中国说》,从全篇来考虑,主要是针对谁来写的?”她牵住了课堂的牛鼻子,这个问题看似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恰恰激起了课堂的智慧火花,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更深入的研读和辨析,学生之间越读越深,越辩越明。教师及时地在即将平静的湖面上不断地投入小石,让湖面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学生渐渐发现自己提出的问题都通过同学之间的研读和辨析一一解决了。华罗庚说:“一般的老师把简单的问题教复杂,优秀的老师把复杂的问题教简单。”于漪课从不给人绕来绕去之感,而是用最精练的语言、最简单的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伴着“哦”“原来如此”“没想象中那么复杂”等惊叹而对学习充满热情。

于漪的课堂通常是审美的课堂,她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都给人行云流水般的欢畅感,每一堂课都仿佛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种美不是停留在感官刺激层面的美,而是充满哲学思辨的美。听她的课,常常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慨。

在教学《少年中国说》这一课中,于漪始终围绕文本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主位的问题:“作者在论述自己观点的时候,你认为他笔墨的重点在哪里?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在这里反复强调的是什么?他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在这个主问题的设计下,于漪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她关注到这篇文章虽然是议论文,但是运用了诗和散文般的优美语言,大段大段运用了博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朗朗上口,诗意隽永。于先生就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出美感,读出气势,读出少年中国的自豪和希望。在学生理解作者描述的少年中国时,先生不是简单地去描述未来中国的模样,而是一次又一次地抓住文本中的重点关键词句“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进行充满哲学思辨的辨析,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辩论,明确梁启超为何要庄重地用“梁启超曰”等称谓来唤醒沉睡的国人,用少年来比喻未来之中国,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华。这堂课不仅仅首尾呼应,更重要的是于漪在用文育人。在课堂教学中,她不是简单地说教和喊口号,是真切地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对作者情感和观点的分析解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是对学生生命之魂的滴灌,是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教学,言意共生,情境共融,教书育人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是德智相融的典范,是真正的“润物细无声”。

英国诗人萧伯纳说:“一个人要是没有什么主张,他就不会有风格,也不可能有。一个人的风格有多大力量,就看他对自己的主张感觉得有多么强烈,他的信念有多么坚定。”于漪主张: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学得知识,就得思考,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习的动力。求知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解疑欲、解惑欲。为此,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有所发现。

教师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预先包装好,一包包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辨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设计阶梯式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给学生指出攀登的途径,激发攀登的勇气。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目的都是让学生的脑子转起来,动起来,为他们铺路搭桥。

于漪如是说,在她的课堂中也是如是做。我想这就是到了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研究于漪课例的意义所在吧。

作者:张朝鑫 

作者单位:上海科技大学附属学校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