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典范——于漪《白杨礼赞》课例研究

  • 2024-09-25 16:24:33
  • 来源:《教育》杂志社
  • 作者:周建叶

郭华教授在《如何理解深度学习》一文中是这样界定深度学习的: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地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唯有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更为强健地生发起来。其核心内容是在核心素养培育视野下,学科教学应该如何去做。要点有二:一是真正按学生的学习逻辑去组织教学;二是关注学生对于本学科思维方法的培育。深度学习以“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为目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广大语文教师需积极学习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揣摩名师大家经典案例,也时常遗憾于经典案例不够丰富。然而正如郭华教授所说:深度学习这 一教学理念“是历史上一切优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凝 练、提升,是良好教学的理想状态”。于漪老师高度前瞻性的“教文育人”理念正是其中最为优秀的经验。在《白杨礼赞》一课的教学中,于漪老师为后学者提供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典范。
一、坚持教师引导下的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 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深度学习也是站在学生和发展的立场上来谈教学的。然而,部分地区用力过猛,出现了很多限制教师在课堂上讲话时间等非此即彼的教学模式。深度学习强调教学过程应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有赖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学”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于漪老师在教育生涯中历经多次教育改革,极具前瞻性地提出“目中有人”的教育理念,主张教师应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的立足点上来,重视对学法的研究,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于漪老师的教学案例总能在教与学中达成和谐统一,是我们学习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范本。
在《白杨礼赞》一课中,于老师提前布置了预习作业,请学生思考:1.为什么作者要赞美白杨树?又为什么要礼赞?请运用文中关键性的词句有条理地说明。2.文中是怎么描绘高原景色的?为何要描绘高原景色?妙处何在?3.从对“不平凡”的反复运用角度说明作者的思想进程、文章的感情脉络与段落结构。
预习作业的完成,教师是不在场的。但于老师三个思考问题的设置,依然在引导着学生学习,也是教的一部分。同时,三个问题由表及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如果没有思考题的引导,学生的预习将会浮于表面,缺乏方向。因此,深度学习对学生“学”的重要性的强调也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应被忽视。只有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深度学习才能真正高效地达成。
那么如何才能让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呢?于老师的课例中同样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如预习作业中的思考问题3,“说明作者的思想进程、文章的感情脉络与段落结构”,这个问题难度非常大,如果只是提出这个问题,学生一定会茫然不知所措,这个问题就是个无效问题,学生的深度学习也就无从谈起。于老师精准预判学生在预习中的难点所在,给出了“从对‘不平凡’的反复运用角度”这个提示,让学生的思考有依据、有方向。
“教”要以“学”为中心,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则是先决条件。教学理念的革新并不意味着教师要退出阵地,坚持教师引导下的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注重挑战性学习单元的设计
深度学习的内容应是有挑战性的学习单元,需整体设计有挑战性的、有内在结构的学习单元。
孤立、平列、分散的知识点,会引发学生的烦躁心理,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深度学习概念下的学习单元具有整体性的学习主题,以结构化、适合学生展开主体活动的方式来呈现有内在关联的内容。如预习作业中的三个问题以“是何”“为何”“如何”的思维 逻辑顺序呈现,并引导着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过程。这样有内在结构的整体性设计,既符合语文学科的逻辑,又适合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逻辑,是非常合适的学习单元。
挑战性的学习单元既对学生有挑战性,也对教师有挑战性。
针对学生而言,挑战性的知识既指那些未学的、有难度的学习内容,更是指那些“原理性的、在知识结构中位于关节点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理解其他知识以及 理解学科思想和方法的重要基础”。正如兰保民老师所言:要关注孩子们对于这门学科的思想、思维方法的培育。把他推入深坑,让他感到手足无措的地步,让他形成困惑,感到困难,遇到障碍,而后再提供资源、提供方法,帮助孩子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于漪老师在《白杨礼赞》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就已关注到这一点:象征、反诘、间隔反复这些手法本身是零散的事实性知识点,但在本课中,这些手法是理解本文写作主旨和作者情感的基础。因此,于老师将“理解象征、反诘、间隔反复的手法在文中的巧妙运用”设置为教学目标。这是一个巨大的深坑,而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去掌握这些手法,并体会到这些手法对于文章的作用和价值,让学生形成语文学科观念,收获语言鉴赏能力。
针对教师而言,挑战性体现在学习内容的确定上。教师不仅要研究“教什么”“怎么教”,还要研究“什么东西不需要教”。因此,教师需要透彻研究教材及学生学情,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现有发展水平,从提升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整体设计学习单元。教师要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及其难度进行设计,确定需要深度加工的内 容。郭华教授认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确定为“无论学生自己怎么跳都够不着,但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得着”。因此,学习内容应定在学生自己学不会但是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能够学会的水平。我们可以从于老师对《白杨礼赞》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重难点问题的确立上直观地感受到这一点。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理解象征、反诘、间隔反复的手法在文中的巧妙应用”这两个教学目标指向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散文的阅读和鉴赏来说,是位于关节点的重要知识,同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教 学活动中实现。这两项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学习和完成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于老师在教学环节的处置上给了我们很好的“教学设计”示范。如学习活动的安排:“为什么作者要赞美白杨树?”这个问题是学生本身“够得着”的,所以一句回答即可完成;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是“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因此于老师以“关键性的词句”为支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什么要礼赞它”则设置为重点,在此环节,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一组排比反诘句的分析,由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味作者情感由“赞美”到“歌颂”再到“崇敬”的加深。再如学习方式的调整:在学习第 5~8 段内容时,于老师先引导思考、分析关键问题,再以朗读的方式“体会选词的精当、句式的变化、感情的深化”。而学习第9段时,因学习内容难度不高,情感却比较强烈,于老师就安排学生先朗读再自主思考分析。
于老师在教学中以适宜的内容设置、多样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在教师帮助下的深度学习。
三、关注真正学习过程的发生
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一文中提出: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参加的一个系统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的脑力劳动应当与学生的脑力劳动相结合,而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脑力劳动。于老师30 年前的教诲于今仍是高屋建瓴,让吾等后辈醍醐灌顶。于老师说:“教学过程本质上就是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 “不但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现成的结论,更要让他们积极思维,懂得形成结论的过程以及怎样去掌握结论。” 
对照深度学习教育理念,设置挑战性的学习单元正是“教师激疑”。教师要通过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 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于老师教导我们,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有所发现。在这一部分,于老师送出了三条“真经”:1.鼓励学生发现问题。2.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启发学生动脑筋思考。3.抓住矛盾加以展示,激发学生思考。在《白杨礼赞》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就发现了这些“真经”的实践。我自己在初备这一课时,提出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礼赞白杨树?翻开于老师的设计一对比,我才发现:我忽略了“赞美”与“礼赞”这两个词的差别。我会忽略,那说明学生也会忽略。于老师精准地抓住了这个学生容易忽略、不易产生疑问之处设疑,启发学生体会作者寄托的情感。于老师在本课例的“教后记”中记录了两位学生课堂上提出的疑问,都非常有质量,也能激发其他学生的思考。在别的课例中也经常看到于老师把同学们的疑问记录下来,可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这是于老师持之以恒在做的,这绝不是一课一时的灵光乍现,而是于老师长期培养的成果。
在教学实践中,挑战性的学习单元与学生现有的能力和水平之间的矛盾时常凸显出来,因教师的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往往走向了“满堂灌”或“只见活动不见学习”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现象的出现,可见教师在学生进行高难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优秀的教学设计者应该既能完成系统知识的学习,又能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得发展与成长。因此,于老师叮嘱后辈教师:“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还要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学生生疑的种种条件,启发他们积极思考。”
四、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逻辑
我们之前的教学设计是遵循教师教授的逻辑而来的,而深度学习中教师备课的着眼点,是从学生素养的培育角度来回溯学生的起点与知识的学习方式的,即从学生“学”的逻辑去组织教学。我们秉持从学生学习的内在逻辑去设计教学,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实践活动为主线。这样的学习,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教育的育人价值。
就语文学科而言,主要的学习活动就是听、说、读、写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实施语文学科的深度学习。在《白杨礼赞》这一课例中,于老师组织教学并不是按课文内容的顺序,也没有按“内容—语言—情感”的一般规律, 而是由题解开始,先解决“为什么要礼赞白杨树”这个疑问,而后通过语言建构,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通过品味、分析和模仿(教师语言),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由显性问题到隐性问题,由易到难,遵循了学生的学习逻辑。 

深度学习的目的是“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这与于漪老师“教文育人”“德 智融合”的教育主张应是有着一定的渊源。于老师主张:学习语文,带领学生辨别语言文字使用的利弊得失, 品味赏析语言文字的淡雅绚烂,在阅读、思考、诵读、吟唱的过程中,拨动心弦,激昂情感,升腾起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归属感。这种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人格教育高度融合,是一种境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精神的底子”。在 《白杨礼赞》的教学中,于漪老师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中的优美语言和丰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注重学生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学习中华民族精神。从各个方面来看,于漪老师的《白杨礼赞》这一课例都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典范。

作者:周建叶

作者单位:上海市秋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