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来参加教育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要向各位发布和解读的是教育部等八部门刚刚印发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文件,也就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家都知道,在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个文件也是个管总的文件,为了全面落实这一重要文件,继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件出台之后,此次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也是构建起了全口径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很多希望,我想大家也都耳熟能详,像“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等殷切期望。将“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作为教育改革发展“九个坚持”之一,强调要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顶层设计。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要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文件。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教师培养、准入、专业发展、管理、地位和待遇保障的制度、机制全面建立,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刚刚续梅同志也说了,目前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已经有了1844万老师,这个数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且增幅还是不小的,广大老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支撑起我们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是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大国良师”。但是,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教育内外环境带来的深刻变化,面对现代化经济转型升级对教育的迫切需求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教育期盼,教师队伍还存在不能适应的地方,师德水平需要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待遇保障需要持续加大力度。这需要我们以高质量为指引,夯实教师队伍建设这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第一,强培养,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近年来,我们国家持续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投入力度,目前我们有215所师范院校,就是名字里有“师范”两个字的,500余所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培养,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但是师范院校的办学水平、保障水平仍待加强,办学条件仍待改善。这次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下,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50所左右师范院校加强教学科研设施建设。一会儿晓理同志会做详细介绍。同时,我们要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加强一流师范大学群和一流教师教育学科群的建设,这实际上是指师范教育的“高水平”这一块。另一方面要加强“整体性”,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聚焦薄弱师范院校建设,由高水平师范大学和地方高水平师范院校结合起来,以组团的方式帮助30所左右的薄弱师范院校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促进师范教育的协同发展和整体提升。
第二,重引领,完善高层次教师人才培养机制。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但是高学历层次、教育家型老师相对还是缺乏。强师计划提出,我们要实施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计划。职前培养方面,深化本硕整体设计、分段考核的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推进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工作。在职发展方面,要实施教师精准培训改革,完善自主选学机制,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加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让县域内的老师有身边的、高水平的专业发展支持力量。实施名师名校长领航计划,依托清华、北大、北师大等培养基地,支持培养一批政治坚定、情怀深厚、学识扎实、视野开阔的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持续发展,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引领区域乃至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家、大先生。
第三,促均衡,强化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是在均衡的基础上的高质量,所以必须把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实施“优师计划”,由部属师范大学和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每年为脱贫县、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的师范生,这些师范生在学习期间能够享受“两免一补”,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毕业以后回到定向的县去任教。一会儿作宇同志会介绍北京师范大学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培养输送师范人才的经验做法。对乡村教师在职称评聘方面要实行特殊支持,“定向评价、定向使用”,中高级岗位要总量控制、比例单列。让乡村教师能够安居乐业。我们还要加强教师的周转宿舍建设和住房保障力度,努力实现乡村教师在学校附近有周转的宿舍、在县城有稳定的住房。在这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研究推出新的相关支持举措,等会儿潘伟同志会重点介绍乡村教师住房保障方面的一些情况。
另外,各地也都有一些比较好的探索,在住房保障方面,我举两个例子,比如河南实行了“一补两贴两房”,“一补”指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两贴”指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设立地方教龄津贴,“两房”就是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和家庭优惠住房;海南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安居型住房建设,确保基层教师“买得起、住得好”,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安心从教。
第四,抓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治理水平。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推动教师队伍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在教师资格、入职、考核等工作中,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深化职称改革,实行分类评价。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一线老师、从事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倾斜。改进师范院校评价,强化师范院校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学科评估的师范特色,探索师范类“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开展国家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支持地方政府统筹,贯通教师职前培养、人事管理、考核评价、在职发展等环节,推进教师队伍治理综合改革。
第五,赋动能,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也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战略机遇。目前教育部正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这个很多同志都知道。我们也要抓住机遇,为教师队伍建设赋能。一方面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功能,另一方面要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帮助教师掌握并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实现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学生“同上一堂课”,教师共同“备好一节课”。同时,多渠道开发汇聚优质的教师数字化学习资源,让更多教师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共享优质教育教学、教师研修资源。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基础教育教师的陪伴,关心和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上就是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就是托起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下一步,我们将把强师计划的落实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宣传、强化部署、加强督导督促。同时,推动地方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发挥作用,建立多部门协同的落实机制,确保政策能够落地生根。
这方面,稍候李奕同志也会介绍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相关做法。我就先跟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
感谢任友群司长,接下来请欧晓理司长介绍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的相关工作。
二是加强学校校舍建设,完善教师工作环境,让育人舞台“亮起来”。学校是传道授业的场所,是教师工作的阵地。“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安排中央投资523亿元,支持一大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等学校建设,推动我国教育基础设施显著加强,广大教师工作环境显著改善。“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组织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将进一步突出重点,集中支持欠发达地区巩固基础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工程实施中,将教师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等作为重要建设内容,要求项目单位优化建设方案,切实保障教师办公用房,努力为教师提供更加良好舒心的教学工作环境。
三是加强周转用房建设,完善教师居住环境,让住房保障“好起来”。围绕推动解决乡村学校教师“来不了”“留不住”的现实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加强了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从“十二五”起至今,已累计安排中央投资超过了260亿元,支持边远艰苦地区建设了约60万套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3万人,有力改善了乡村支教、交流和特岗教师的基本生活条件。“十四五”期间,通过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继续将教师周转宿舍作为重要建设任务,在已基本解决最困难地区、最急需群体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兜底补短、跟进服务,为广大乡村教师安心从教解决后顾之忧。
通过加强三个建设、完善三个环境,将有力地推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工作强起来。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师优先保障,加强规划引领、政策激励、资金投入,为广大教师工作、发展、生活,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感谢欧晓理司长,接下来我们请潘伟副司长介绍“十四五”时期以乡村教师为重点,加强教师住房保障的相关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指导各地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解决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的住房困难问题,取得积极进展。贵州、湖南、广西、四川、云南、新疆等省(自治区),积极建设公租房面向乡村教师供应,为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海南等省专门印发实施方案,鼓励县(市、区)政府采用多种形式和渠道解决乡村教师住房问题,改善了一大批乡村教师的居住条件。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26万乡村教师、36万青年教师通过公租房保障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教师们能够安居乐业、安心教学。
感谢潘伟副司长,下面请李奕副书记介绍北京市发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推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工作。
尊敬的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下面我重点从两方面向大家介绍有关工作的开展情况。
感谢李奕副书记,最后我们就请周作宇副校长介绍北京师范大学加大师范生定向培养力度,帮扶中西部师范院校推动教师教育质量提升的相关工作。
第一,主动作为,首创“志远”“启航”计划。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统揽全局,主动谋划,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推进师范生招生和培养改革试点“志远计划”,面向当时52个未摘帽贫困县所在省份招收本科定向就业师范生。同年,学校自筹经费实施“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通过设置奖金,开展校企、省校合作保障职后发展等举措,引导优秀毕业生投身中西部基础教育事业,在“扶上马、送一程、服务终身”的理念支持下,为教师持续发展充电加油。
第三,系统设计,有所作为,建立职前职后培养的全链条体系。针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招不来、留不住、教不好”等突出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发挥整体优势,按照“培养一批、输送一批、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形成了从师范生的招生、培养、输送到教师职后支持、教育监测诊断的一揽子改革举措,在落实教育部“优师计划”和“协同提质计划”的同时,学校还启动了“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探索“线上+线下”“能力+学历”培训模式,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基础教育监测和诊断计划”,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精准把脉,提供改进提升方案,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持。“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打造教师互帮互助的成长共同体,营造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感谢周作宇副校长,我们五位嘉宾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进入记者答问环节,我们看看记者朋友们有没有问题。
我注意到,强师计划里特别强调了坚持师德优先,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我想问一下,在落实强师计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我们接下来会开展哪些具体工作和重点工作?
我们知道,培养一流人才,需要一流的师资,我们实施强师计划,就是为了全面提升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就是师德师风。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师享受社会给予的尊重和地位,也要接受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当老师,教书育人就是第一职责,师德师风就是第一标准,如果犯错或者出格了,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严重的要清除出教师队伍。如果涉嫌违法,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师德的底线是需要牢牢守住的,师德的红线是坚决不能去碰的。所以,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努力做到有情怀、知敬畏、懂自律,共同维护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用高尚的师德和扎实的学识,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谢谢。
对教师的支持待遇保障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内容,强师计划提出支持地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请问乡村教师等教师队伍群体如何通过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住房困难问题?谢谢。
因此,教师群体通过住房保障体系来解决住房困难问题,有多种渠道和方式。首先,符合当地规定的公租房准入条件,住房和收入困难的教师,可以申请公租房实物房源或租赁补贴。目前一些地方还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面向乡村教师等教师群体建设或配租公租房的优惠政策。第二,各地认真落实国办发[2021]22号文件的各项支持政策,通过支持学校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和房屋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帮助教师群体缓解住房困难。第三,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当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工作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还可以通过购买共有产权住房来拥有合适的住房。
这次我们发布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这个计划的发布为契机,我们还将继续制定、完善有关解决乡村教师等教师群体住房困难问题的政策措施。通过各级政府的不断努力,将更好地解决乡村教师等教师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让教师们能够安居乐业、安心教学。谢谢。
刚才欧司长提到师范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非常关键,“十四五”期间也将专项支持一批师范院校的建设,请问这项工作有什么具体举措?
二是优选学校。按照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支持50所左右的优质师范院校建设。在院校选择时,我们重点考虑了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在中央层面,将6所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全部纳入了支持范围,打造师范教育的领头雁、排头兵。在地方层面,支持每省建设1-2所地方重点师范院校,推动各地加强急需教师人才培养,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三是加大投入。“十四五”期间,我们计划对50所左右的优质师范院校,每所高校支持中央预算内投资1亿元,加强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师范教育基地建设。2021年至2022年,我们先后支持了32所优质师范院校建设,相关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经过“十四五”时期建设,持续加大投入,相信师范院校建设会得到显著改善。谢谢。
基础教育的校际差异一直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能否介绍一下北京市在推动基础教育教师跨校教研,以及推动区域教育整体质量发展方面有何举措?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确实,在老百姓所关心的校际差异和校际差距上,教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北京市在这方面着力推动基础教育教师跨校教研交流,推动区域教育整体质量提升。具体做法是这样,在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下,2021年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财政局共同发了一个文件,《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在线研修计划》,并且已经正式启动了。这个项目依托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中心搭建的研修平台,组织全市中小学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包括正高级教师、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一共3600余人上线,为通州、密云、延庆、门头沟第一批试点的4个区1.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开展在线研修的服务。具体的研修形态有三个,一个是名师直播课堂,一个是一对一实时研修,还有开放检课。时段为校历规定的每学期周一到周五晚上18点到22点,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的8点到22点,这是面向老师的服务,用他的课余时间。
针对目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师资结构性短缺、教书育人本领有待提高、教师发展受限等问题,请问如何改进和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优化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他们的教书育人能力水平,是推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确实,现在中西部地区学校硬件建设大大加强,但师资上还存在不小差距,这是一个需要发力的关键点。
我想讲几点:
一是要推进优师计划,加强定向培养输送。刚才已经介绍了,2021年已经启动了优师计划,服务的对象是832个脱贫县、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为这些县定向培养本科层次的师范生,这是我们的发力点。目前来看,考生报名踊跃,生源质量良好。2021年第一届已经开始培养,目前各地各校正在制定2022年招生计划,预计2022年部属师范大学的“优师计划”招生人数会进一步增加。同时,继续鼓励地方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很多省都有比较好的经验,依托省内优秀的师范院校、师范专业,为边远贫困地区培养公费师范生。这些经验要总结和推广,更好为乡村学校按需培养基础教育教师。
此外,继续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交流轮岗、支教讲学等激励机制,引导优秀人才向乡村流动。通过“优师计划”为乡村提供优秀师资。
二是“国培计划”示范,实施精准培训改革。2010年开始,国家实施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校长的专业发展。“十四五”期间,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重点开展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骨干教师校长的培训,希望能够实现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全覆盖。推进教师精准培训改革,提高教师培训的信息化水平。刚才李书记介绍了北京的一些做法,如果以后条件成熟,是可以向全国进行推广的。还要加强优质的教师数字化学习资源供给,探索教师自主学习模式,服务教师个性化发展需要。
三是推动协同合作,促进整体质量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师范院校和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承担着本地区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任务。但实际上他们获得的各方面支持是比较有限的,相对是比较薄弱的。为此,我们“十四五”启动实施了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和中小学教师发展协同提质计划。
一个是在师范院校开展,聚焦师范生的培养。由一批高水平的师范大学组团帮扶30余所地方薄弱师范院校,提升欠发达地区教师培养输送能力。另一个聚焦在职教师培训,由高水平教师发展机构组团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发展机构,提升本土化教师专业发展“造血”能力。
周校长刚才在介绍中提到了要引导优秀毕业生投身到西部的基础教育当中,北师大同样是按照“扶上马、送一程、服务终身”的理念实施了“启航计划”,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的实施措施呢?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和全国的兄弟院校共同承担着培养优质教师的责任。这个“启航计划”,也是基于价值引领、政策支持的理念,我们学校在2020年设计的旨在为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最需要的这些地区培养教师的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想解决的问题是,对优秀的师范生群体来说,“招不来、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一个是解决数量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质量问题。刚才我在介绍的时候谈到“志远计划”,最初启动的时候,主要是从招生的角度来解决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教师的计划。“启航计划”是解决怎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怎么能够提升质量,服务当地的基础教育发展。
“启航计划”具体内容,一是经费上的政策支持。我们学校自筹经费,对到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特别是在县域及以下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最高奖励10万元的支持计划。首先从经费上保障这些学生到学校从教,一开始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基本的物质保障。这样一项计划的实施,从2020年、2021年的情况看,还是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2020年,入选“启航计划”的学生有300多人,学校提供的奖励金、返还学费和交通补助费金额总共达到了1000多万元。这样一项计划,使得在2020年到县级及以下基础教育领域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是过去五年平均数的两倍。
在2021年,我们落实教育部“优师计划”,针对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招、定向回。通过“启航计划”,我们的数据显示总奖励金达1357万,签约到县级及以下地区的人数较2020年提高了59%,前往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人数是2020年的2.6倍。
第二个支持,是持续培训的支持。教师上岗之后,原来的学校如何持续关注我们的校友,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年11月,我们的校友会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主要的任务就是要落实“启航计划”校友的职后培训和能力提升,主要是通过培训来让他教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