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八个策略

  • 2023-02-03 16:10:02
  • 来源:《教育》杂志社
  • 作者:王晓斌

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常常会“想一想”,这个“想一想”的过程,就是拓展思维的过程。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的核心,参与并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思维能力是理解力、分析力、论证力、概括力、判断力、推理力等能力的综合体现。一个人够不够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一名学生要让其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培养他的思维能力。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语文教师在完成知识教学目标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构语文思维能力发展体系。那么,教师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学会思考、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呢?笔者通过思考总结出以下八个策略:

策略一:设置悬念,开启思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古话说明,疑惑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我便常常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设下悬念,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开启自己的思维。

比如,在讲《剃头大师》一文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个故事。问题是:“我们已经知道作者秦文君就是所谓的‘剃头大师’,为什么说‘自己’是‘剃头大师’呢?”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这个“大师”是说反话,有的说这个“大师”是调侃,有的说用这个“大师”做题目是为了让读者感兴趣。通过交流,学生思想产生了碰撞,分析能力也因此得到了锻炼。

分析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能力是阅读分析能力的基础,通过设置悬念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强化效果。

策略二:渲染情境,滋养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依赖性较强,很多时候处于被动思考的状态。渲染一下课堂学习的情境,把学生的“情”引入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境”中,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表达、主动获取知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在讲《太阳》一文时,我在拓展巩固环节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说:“有一位四年级的小朋友叫阳阳,一天中午,阳阳回到家,遇到了长着白胡子的爷爷。谁有兴趣上台表演?”老师扮演爷爷(贴上白胡子),推选一位既聪明又大胆的同学扮演阳阳。

一名同学走上讲台,我摸摸“阳阳”的头,说道:“阳阳,回来了,快来听故事——《夸父追日》。爷爷给你讲,从前有一个巨人叫夸父,他看到太阳又红又大,非常漂亮,于是就想去看个究竟。他朝着太阳跑啊跑,跑到黄河边,累得气喘吁吁,便喝了几口水,然后又继续向前跑啊跑……一直跑到自己筋疲力尽,奄奄一息。可惜啊,直到累死他也没有追上太阳。哎?对了。阳阳,爷爷忘了问你了,今天你们学习了哪一篇课文?”

“我们学习了《太阳》。”

“那你一定知道太阳的许多知识吧?”

因为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兴致勃勃地答道:“当然了!”

“你说夸父为什么追不上太阳呢?”

其他同学也被带入了渲染的情境中,思考着以上问题。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就是坐上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呢。”

最后,我摸摸孩子的头,表扬道:“奥!原来是这样!看,我孙子真有学问!

下面的环节,我又扮演了当教师的爸爸和上高中一年级的哥哥,来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将生活的情境带入课堂,反复渲染,学生脑海中便会自然地勾勒出一幅幅和谐的图画,在课堂上遇到的各种难题也会迎刃而解。让学生感受“润物细无声”的情境滋养,是在为学生的语文情感奠定基础,也是语文课堂中完成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

策略三:追问生成,深化思维

追问是一门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追问可以让学生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像“她回答得好不好?”“其他同学还有吗?”这些流于形式的追问,对学生的思维是没有促进作用的。追问的设计是要让学生突破“山重水复”,看到“柳暗花明”,让学生的思维“破茧重生”。

在讲《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学习“争先恐后”一词:看!学生在“我去,我去”的喊声中表演着“争先恐后”。

我问道:“争先恐后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是争相向前,恐怕落后。”

这时,我感受到学生已经在设定的情境中理解了“争先恐后”的意思,并且有能力运用了。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是马上设计造句环节,还是趁热打铁深入追问呢?我选择了后者。

我对小手举得最高的一位同学追问道:“你为什么要‘争相向前,恐怕落后’呢?”这位学生顿时陷入思考,与此同时我看到课堂上又陆续举起几双跃跃欲试的小手。

学生回答:“因为我们对教科书如饥似渴,因为我们都想完成光荣的任务,因为我们都想为大家服务……”

教师从“理解文本词语”之问过渡到“感悟人物心理”之问——追问将思维引向深入,回答自然更贴近主题,语言更到位,内容更丰富;追问将思维引向深入,也为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理解张指导员的牺牲、感悟教科书的珍贵打下了情感基础。

策略四:评价过程,引导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思维?正面的评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在课堂即时评价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都会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引导。但是如何进行正面评价呢?对于上课勇于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下课时我都会奖励他们一个小红星,以资鼓励。渐渐地,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变得踊跃了,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了许多。

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我和学生就作者的语言表达进行了交流。学生说:“‘借’字用得好因为这些箭在之后的赤壁之战中还要反还曹军。”我便及时评价:“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准,真不简单。希望你以后写文章时也能够努力做到精准用语。”这样的评价,给学生以后的写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即时评价”是一种有效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手段,更直接地发挥引导作用。教师的即时评价能够使学生对“导向”的印象更深,会产生“趁热打铁”“事半功倍”的效应。

策略五:尊重主体,独立思维

独立思维表现为一个人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在不受他人暗示和影响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去认识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从而提出新的解释和结论。

在讲《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时,我抛出一个问题:“周恩来同志为什么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呢?”(要求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组织好语言后,和大家交流,思考时间为1分钟。)

学生静静地思考着……通过阅读上下文,联系周总理的生平故事逐个展开分析:

“把伞包让给小扬眉是对祖国花朵的关爱。”

“把伞包让给小扬眉是不怕危险,遇事冷静的品格。”

“把伞包让给小扬眉是临危不乱,从容做事的魄力。”

经过独立思考,学生的答案或许没有经过“马上讨论”得出的答案更加完美,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在“静”的状态下,经历了思考的过程,让大脑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老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其“静后安虑”——这是运用了《大学》中所讲的“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学习方法和理论。

策略六:迁移文本,拓展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学习一篇又一篇的课文上,而要进行适当的文本迁移,这不仅能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打开学生的视野,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讲《示儿》一文时,学习“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句时,我带领学生体会“悲”的情感,大部分学生将“悲”理解为“诗人内心的悲痛”。可是“悲”又怎么能仅仅用“悲痛”去解释呢?它的内涵还有“环境的悲凉”“失去国土的悲愤”“收复失地的悲壮”……应该是百“悲”交集才对。于是,我将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书愤》两首爱国诗引入课堂。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中“迎”中的“悲凉”,体会“气如山”中的“悲愤”和“铁马秋风”的“悲壮”,将学生对诗人内心“悲”的理解迁移到同一类爱国古诗中,起到了深入理解文本、感悟思想的目的。

小学生缺乏变通能力,思维较单一,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舍得花费精力,精选相关文章,围绕同一主题,适时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不断拓展思维,提升思维的广度。

策略七:巩固方法,积淀思维

积淀思维就是让一个人通过思维强化,逐渐形成特定的思维方式和固定的思维习惯。强化学生特定的思维方式和固定的思维习惯,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途径。

在讲《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时,我引导学生将课文概括为一首小诗——叼走羊,在夜里,劝修圈,心不急。发现羊又少一只,结结实实把圈修。将简短的寓言再次浓缩,概括为更精炼的小诗,培养了学生的文章概括能力。但这只是一次概括能力的训练,并不能形成“概括”的思维品质,于是我在讲解《揠苗助长》时,也同样用了将文章浓缩为“小诗”的概括方法——“巴望禾苗快快长,想出办法昼夜忙,总算长高一大截,次日禾苗都死光”,让学生的概括能力再一次得到了培养。

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固化过程,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不断地进行螺旋式思维沉淀。

策略八:聚焦思政,升华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在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又讲“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讲《飞机遇险的时候》《珍贵的教科书》《示儿》等课文时,我针对课文的不同内容进行了不同主题的思政教育,让思政教育融入文本、嵌入课堂,渗入学生幼小的心灵。

在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刚进入导入环节,我便适时对学生进行了思政教育。我问:“大家知道,我们校园操场的后边有一个亭子,叫承责亭,上面挂着一副对联写得是什么呢?”

学生早已熟悉,异口同声地回答:“读书为中华崛起,责任关天下兴亡。”

“谁能讲讲这副对联的含义呢?”

这下,校园解说员可有了用武之地,一个个跃跃欲试。一名学生说:“上联是周总理的名言,下联是习近平主席的思想。周总理从小就立下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为中华崛起奋斗了一生。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农大学生写回信时写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是啊,我们爱戴的周总理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敬仰的习近平主席,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勉励我们青少年要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将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我们就沿着时光隧道回到 1911 年,听听少年周恩来的‘立志故事’。”

于是,学生带着敬仰的情感开始了一堂语文课的学习……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少年儿童铸魂,利用学校现有的思政教育资源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政育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还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和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着深层次联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还没遇到一位明智的脑力劳动的指导者,那么他就再也学不会真正地思考了。”这句话道出了学 生在青少年时期思考的重要性。可是正处青春年少的小学生由于自身生理以及生活经历的原因,往往懒于思考,也不善于思考。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我经常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并研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教育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感,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有效地思考。

课堂教学的进程,本质上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思维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有特点可找、有规律可循。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在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情基础上,抓住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这一重点,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付诸实践,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才会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才能不断提升。

作者:王晓斌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教育综合发展中心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2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