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切实做好小学校园管理工作

  • 2022-07-18 10:31:04
  • 来源:《教育》杂志社
  • 作者:罗静伟

小学校园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复杂烦琐,涉及教育教学管理、安全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等多方面内容,更离不开人才保障、制度保障、思想保障等方面的支撑。要想提高小学校园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成效,就需要在管理模式、理念等方面加强创新,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手段等,达到理想的小学校园管理效果。

更新小学校园管理理念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衍生了大量新生事物,以往学校管理模式所表现的滞后性和不适用性等特点也越发突出。对此,学校管理需渗透与时俱进的思想,树立先进的管理观念,积极推动管理工作的稳中求进发展。例如,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实行人本性的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实施自我管理,积极参与班级的安全管理、纪律管理等方面,让教师、家长及学校职工积极参与小学校园管理工作,为管理决策献计献策,切实发挥各主体的主人翁意识;广泛收集各主体的意见想法,不断拓展小学校园管理的思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各主体,尊重、关心和体谅他们,使其从以往压抑的管理氛围中脱离出来,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投入岗位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尊重各主体间的个体差异,积极为各主体创造展示与表达自我的机会,发展学生的个性,尽快形成全员支持与配合的开展小学校园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校长作为学校的掌舵人,在实施学校管理时,需成为学者型和探究型校长,摸索性地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模式,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课题研究等活动中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首先,积极学习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知识,并将所学渗透到管理工作中去,将各管理主体从传统的思想观念、工作模式和工作态度中解放出来,并在校长的影响下,积极建立科学管理的理念,逐步向学习型、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过渡。其次,渗透一切为学生发展的管理思想,将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因材施教和德育建设等措施,想方设法地推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校园内渗透教学活动为学生的一切发展奠定基础的观念,切实让学生成为发展的栋梁之材。在此基础上,严格把控教育的质量关,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情况,监督教师的备课和作业批改等工作的落实情况,避免教师投机取巧行为对教学质量和学校建设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此外,校长需要通过持续性学习,不断汲取最前沿、最新鲜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开阔视野,做学习型和进步型的管理者,通过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在实践工作中更好地进行尝试、创新、反思、总结,进而达到精益求精的教育成果,结合学校的客观情况及先进管理模式,摸索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和当前情况的管理方式,促进校园管理更加有序,促进教育推进更加高效,帮助教师群体不断提高技能和专业知识,助力学生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输出,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需求的人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首先,可持续研究和学习关于校园管理的专业知识,包括系统性学习该专业课程,大量阅读相关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章等,让基础校园管理知识更加扎实,提高自身的管理知识;其次,还可以与该领域的专业人士、优秀示范性校园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交流,分享在管理过程中的经验,结合实例提出问题并共同探讨,让所有的管理方式能够落地,提高在现实中的可操作性,并且在探讨过程中共同发现不同管理方法的优劣势和适用情况,有助于将管理经验进行系统化处理,对于后续的持续积累和提升大有裨益;最后,还可以基于不同时期,向校园管理领域的研究人员、学者进行相关方面的请教,学习新的方法和理念,激发更多新的尝试,甚至将其他领域的管理方法加以改善并运用,促进现代小学校园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为教师、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氛围。

总而言之,更新管理理念是提升小学校园管理效用的先导,只有足够前沿、科学的理念加持,才能够让落地的管理策略更加合理规范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且也符合现代小学校园运转的客观需求。

提高自身素质

校长作为小学校园管理的组织者与领导者,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专业知识技能,科学部署各项工作,促使小学校园管理工作得以规范展开。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学习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立足学校实际,不断调整管理模式,达到预期的小学校园管理效果。校长需反思管理决策的执行情况,分析管理决策是否贴合学校情况及发展战略目标等方面,敢于否定和批判自己,在管理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在制定管理决策时,多设计几套方案,综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根据学校发展进程,动态性地调整决策方案。校长在小学校园管理中扮演着复合型的角色,需加强分析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原则及制度等,有声有色地推进各项管理工作。

发挥以身作则、以德育人的作用。坚持以德治校的理念,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和激励各群体,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要求校长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真诚待人,真诚对待所接触的人;二是正直坦荡,公平公正地落实管理决策,营造民主的管理氛围,客观理性地处理各类问题;三是务实,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推进各项管理工作;四是反思,能够做到换位思想,积极接受他人的批评与建议。反思和总结一天的工作情况,增加管理行动的内驱动力,切实发挥自身的表率榜样作用;五是加强作风建设,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挥联系群众和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动了解师生和学校职员的困难,掌握艺术沟通技巧,做好慰问和谈心等工作,做一位有责任和有担当及群众信任的领导。更要心系学校,做好学校的智能化建设与修缮及教学改革等管理工作的统筹,循序渐进地推进各项工作展开,为各主体营造良好的工作及学习的环境,切实满足各主体的合理需求,切实提升各主体工作的满意度和向心力及认可度。

在小学校园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充分学习数据分析和挖掘等功能,及时掌握各种管理信息。根据教学质量和管理成效及政策方针变化等方面的信息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计划,以便更好地指导管理工作向高层次的趋势发展。通过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校内外的有效连接,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了解家长和教育部门等方面对学校管理方面的各项要求及标准,提前安排好各项管理工作,从以往的事后处理,逐步向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的阶段过渡,提高应对各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处理成效,以此达到理想的校园管理效果。

校长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还需关注各项管理政策的实行情况,接收不同领域和群体的反馈,虚心听取意见并进行反思,进而持续完善管理政策,也是自身校园管理能力提升的一种方式。具体来说,在小学校园管理过程中,校长需考虑到多方主体的诉求和管理需求,促进管理模式的自我优化和完善,通过动态调整的过程真正促进小学校园管理更加科学。首先,校长需明确多方主体诉求,包括教师诉求、其他工作人员诉求、学生诉求以及家长诉求。可举办相关的座谈会,引导不同主体的代表人员踊跃发言,大胆提出问题和需求,发现不同主体人员最关心的问题,也有利于让小学校园管理更加人性化,并通过引导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提高其主人翁意识,共同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并有利于提高其在日常工作中、学习中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校长通过了解不同主体的核心需求,能够更好地发现目前校园管理中潜在的问题和亟须优化的领域,让后期的管理提升更加有的放矢,也能够集中精力优先解决关键性问题,再不断进行细节完善,促进小学校园管理的综合效果有序提升。其次,校长还需切实了解校园在管理中的真实情况,包括在管理政策推行前,需考量在推行过程中可能衍生的其他问题,及时做好预案并综合评估政策的可落地性,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让管理政策的推行更加科学,避免盲目,也能够提前预估潜在问题,为后续的完善奠定基础;最后,校长可定期开展座谈会,了解在管理中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新管理模式推行后,需广泛进行意见征询,通过教师、其他工作人员、学生和家长的多维度反馈,进而梳理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为后续的完善优化提供依据。

完善管理制度

小学校园管理各项工作展开需做到有法可依及有章可循,明确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系统性,促使学校管理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管理事项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软硬件设施建设的目的和管理的程度及重点的内容等。如在家校共育的管理工作方面,需重点落实家长重视孩子及共同培育学生的生活习惯及自主学习习惯等方面,在计划安排表中明确列出该阶段的各项工作内容。如在领导班子德育建设方面,循序渐进地推进各项工作,明确现阶段德育建设的内容和推进的方式及约束制度等内容。二是对计划紧抓不放,明确列出该学习的管理活动安排时间段及工作目标和管理职能等方面的内容,统筹推进各项常规工作的落实。对于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强反思与调整,促使各项常规工作得以持续改进。三是发挥领导作用,主动与学校职员和师生进行沟通,了解其工作现状,提出建设性的整改意见。如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了解教师三维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与教师进行教学薄弱环节的沟通,引导和激励教师间积极展开沟通交流工作,互相分享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等心得体会,使其在相互学习和帮助及引导中,尽快实现优势互补和取长补短,促使教师专业优势和自身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四是落实各主体的责任,将学校的财务和安全及卫生等管理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及各主体的身上,出现问题及时追究责任。实现各管理岗位权责利的一体化,落实激励机制,激发各管理责任人的工作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积极分担校长在校园管理工作方面的压力和重担,促使各项管理工作都能有序地进行。

明晰奖惩方式

在管理制度全面贯彻的前提下,确定所有主体的相关职责内容,在此基础上,还需构建符合客观情况的奖惩方式,有利于在管理制度之上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并且针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激励,避免在持续工作过程中出现懈怠等现象,进而影响综合管理效果。具体来说,首先,在小学校园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内容相对复杂,在构建奖惩机制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综合管理制度,还需切实结合不同主体的多重属性,比如教师的教育成果、研发成果、日常管理配合度等,还有其他财务工作人员、后勤工作人员等,因此,奖惩机制的建立需更加多维和有针对性,可匹配不同主体的多重工作内容,才能够让奖励、惩罚取得预期的效果,真正做到有效激励和恰当提醒,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综合管理效果。其次,奖惩机制的构建,需注意软性、硬性的结合,建立“硬性红线”,避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出现违背原则的大问题,坚持管理过程中的底线问题,也需结合部分软性奖惩方式,针对表现优异的教师和其他员工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比如公开夸赞,积极发现员工的进步并给予反馈,帮助员工保持工作热情,在工作中发现快乐、有所收获,软硬结合的奖惩机制,共同助力校园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校长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还需考虑实际情况。一方面来说,校长个人的精力有限,对于全校的情况很难时时做到全面掌控,因此,需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分派主管领导,定期进行汇报,校长也需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定期进行成果检查、现实观察,对日常管理工作效果进行验证并及时发现新问题。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整体管理工作的把控,并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避免事事亲力亲为反而不利于小学校园的持续管理,为校园的健康运作构建科学的机制。另一方面,校长在进行日常管理过程中,除奖惩机制、监督机制外,也需考虑人性化原则,针对部分员工在生活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解,帮助员工走出困境,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关心,避免简单依托管理条例进行管理和执行,让所有的管理都更加有温度。

总之,在小学校园管理过程中,还需明晰相应的奖惩方式,激励相关工作人员进步,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进行贯彻,并考虑到客观情况进行监督职责分派,进而让整体的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形成管理闭环。除此之外,考虑到人性化管理原则,校长也需考虑实际情况,结合具体问题,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真正让小学校园管理做到以人为本,进而不断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小学校园的健康运作。

小学校园管理工作复杂烦琐,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对校长的管理能力和理念及手段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要求校长在管理工作中,明确把握工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科学合理地展开管理工作;发挥以身作则的作用,影响各主体的思想行为;同时做到心系学校,积极为教育改革奠定基础,从而充分发挥小学校园管理工作在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罗静伟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甲南小学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