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里程碑性的教育文献”,《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太原市进山中学深刻把握其中“一个基础”“三个因素”的关系,在基础教育领域引入了“情怀与梦想”。 本文运用教学领导力、“生态·智慧”课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论,阐述了“情怀与梦想”在基础教育中的意义及应用,通过发现、唤醒、引领和成就,将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幸福、人格健全等有情怀、有梦想的人,这是一条值得更多普通中学走的立校之路。
一、以“情怀与梦想”育人,办有温度的学校
(一)“情怀与梦想”的提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也提出了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而我国当前的新高考教育评价体系,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从而给出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高考领域的答案,创造性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考试评价全过程,以实现高考评价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统一。
纵观国内外教育发展大势,太原市进山中学调整教育思维,坚持“兼容并蓄、发展个性”的办学理念,以“选择大于努力”为遵循,推行“全人教育”思想,拓展多元办学路径。挖掘校园优秀文化喜迎进山中学百年华诞、启动生涯规划教育引领师生未来发展等重点工作。基于现实的教育背景,本校提出了以“情怀与梦想”育人的思路。
那么,如何界定“情怀与梦想”呢?在学界看来,“情怀”指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说的都是情怀;“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心中努力想要实现的目标,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叶扁舟,无际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就教育的情怀与梦想”而言,可以理解为:未来已来,拥抱未来,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要引领未来;悦纳别人,张扬个性。学校悦纳每一位教师,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悦纳学校,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学校的工作;教师悦纳学生,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培养;学生悦纳学校,悦纳教师,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老师当成自己的亲人;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这些话使教育回归了本真,让学生在小学知事、中学明理、大学求道。
综上所述,笔者以进山中学为例,从“情怀与梦想”出发,运用教学领导力、“生态·智慧”课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论,对其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二)“情怀与梦想”赋予进山中学的意义
作为一所倡导“情怀与梦想”的学校,进山中学围绕学生多元发展和个性化需求,结合国家课程在目标、内容上的要求,在“情怀与梦想”的浸润下,实施教学领导力、“生态•智慧”课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形成了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样化课程体系,打造了别样的校园文化。已形成“修德、启智、养慧、创新”这一独特的治学态度和朴实的课堂教学追求。
学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办学,以“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为理念,主动创新,高举自我教育的大旗,树立教学团队意识,重点在干部队伍中形成核心引领力,在教师队伍中落地执行力。主动创新、自我教育都是“情怀”,核心引领、落地执行皆为“梦想”。
“情怀与梦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考的方法,而育人者应在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中不断思考、大胆实践,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责任担当、创新有为的阳光健康学子!
二、以“情怀与梦想”育人,抓好教学领导力建设
(一)“情怀与梦想”情境下的教学领导力
领导力研究的开创者沃伦·班尼斯说:“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它时,你就知道了。”不过,领导力还是可以表述的,即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在统筹、平衡、应变中,通过沟通交流,以“底气、灵气、大气”赋予他人朝这个目标前进的推动力。尤其在学校“生命场”中,教学领导力往往决定了学校的“生命质量”。
在“情怀与梦想”的情境下,教学领导力表现为校领导班子注重学业能力与兴趣潜能结合的教育理念、调动每个成员积极性的管理经验等。为实现学校卓越化治理,进山中学把创新作为着力点,双管齐下,领导者提前布局并确立正确的决策和战略,管理者通过制度规范管理员工;多措并举,提出了打造局域特色的个性化办学思想、为学生提供与高校衔接的特色课程服务等。每一位老师成了每一个学生的人生导师,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树立了理想。从学校整体来看,在提升校领导班子教学领导力的同时,更提高了办学水平。
概括地说,教学领导力为进山中学创造了“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的亮点,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二)教学领导力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
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好老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切实保障。
在教学领导力的影响下,进山中学育人者的个人品德变得优秀,公利思想变得先进,说服力变得卓越……学校的基础教育由“一个不能少”“每个都重要”进入到“人人都成才”的新阶段,团队的整体素质、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能够在执行中自觉主动地做事,并用“追求效率、注重结果”来要求自己,把事做对做好,使学校的教育回归到常识、本分、初心和梦想上。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课堂改革中逐渐形成。
抓好教学领导力建设,不能片面地抓领导、管理层面,而要发动全员,用“情怀与梦想”贯穿基础教育的始终,在相互沟通和作用中落实反馈,让决策、战术更符合实际。
三、以“情怀与梦想”育人,营造“生态·智慧”课堂氛围
(一)“情怀与梦想”情境下的“生态·智慧”课堂
所谓“生态·智慧”课堂,就是在“走下讲台、共同育人、重在生成、自觉觉人”的“十六字”原则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确立“为智慧而教”的理念,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掘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能,使课堂成为具有灵动性、创造性、愉悦性、高效性的双向教学活动。激扬师生智慧,释放师生的潜能,使课堂成为师生共育的生命场。注重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的学习回归自然本真的状态。让课堂教学具有智力挑战,成为能够宜人性情、益人心智、润泽气质、点化生命的精神漫游,真正凸显了“生态·智慧”课堂的“智”。
基于“情怀与梦想”情境教学,进山中学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生态·智慧”课堂打造为一个“学生获取知识、生成能力、提升素质”的生态场。注重课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崇尚生态教学,还原课堂教学本色。追求自然、自主、自由、灵动的课堂,强调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不被拘束、不被强迫,能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教”促“学”,还原了课堂实貌,让学生自己做主,让学习自然发生。
新课程改革倡导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为此,我校教师以课堂为载体,注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智慧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课堂上遇到的新问题,还在课后组织学生运用学到的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智慧课堂,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实现了自主探究、师生共育,完成了“开发学生智慧”的根本任务。
在很大程度上,智慧课堂的发挥取决于教师“连接” “创造”教学的成效。因此,未来教师应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立足点,理解生命的成长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成就生命的独特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认识学生、人际沟通等能力,积极反思、提炼、塑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做好“连接者”“创造者”。
(二)智慧课堂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
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基础教育正由知识教育向智慧教育转变。智慧教育的定义,从目的上而言,就是以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为支撑手段,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学习力、思考力、执行力、影响力的新型人才。由此可知,智慧教育以智慧的教学模式为核心,是一个包括现代化的教育制度等内容的智慧教育系统,命题要比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更为宏大。
智慧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是智慧教室、智慧校园和智慧教育的直观体验。为打造更直观的智慧课堂,进山中学通过“理念形成、专家论证、宣传动员、实施推进、反思提升”建立了推门听课制度、“师徒共同成长”拜师制度、青年教师跟踪培养制度等,组织老中青教师开展智慧课堂展示课、教学能手评比课等,并邀请专家深入课堂进行理论论证、实践指引。
学校多元化办学,特色化引领,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发展平台,增设航天、绘画、舞蹈、特色体育等项目,以新高考改革方案为指导,使教师教有方向,学生学有目标,从而实现了智慧课堂的理念回归:从“育分”走向“育人”;课程回归:从“单一”走向“多元”;课堂回归:从“传授”走向“智慧”;评价回归:从“甄别”走向“激励”;管理回归:从“被管”走向“自主”;情怀回归:从“平凡”走向“高尚”。
在“生态·智慧”课堂的滋养中,进山中学领会了叶澜教授“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理念,大力营造阳光和谐校园,让教师多元发展,让学生自由成长,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实现了初中陪伴式成长、高中个性化引领的育人方式变革。在“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富有情怀”的学校中,每个人都在向更好的自己蜕变。
四、以“情怀与梦想”育人,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情怀与梦想”给予进山中学的教育思考
通过提升教学领导力、营造“生态·智慧”课堂氛围,进山中学已为基础教育积蓄了素质的能量。在潜心探索下,学校对“情怀与梦想”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出“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意味着要树立选择性教育思想观,从注重分类、分层、特色做起,选好课程、考试、专业、学校等,进而“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用其所学”,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
踏上新征程,学校应继续发挥“进山”智慧,将进山中学打造为有情怀、有梦想的学校,办出“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学校成为学校,让教师成为教师,让学生成为学生,让教育成为教育”的特色,使教师获得幸福感,将学生培育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诸多教育思考,凝练成了“情怀与梦想”的题中之义:在发现、唤醒、引领和成就中,以学生的成长为起点和依据,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发展需求,培养一个个完整、幸福、人格健全等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情怀与梦想”在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现实意义
纵观变革了教育思想与模式的“情怀与梦想”,我们可以看出,教学领导力、智慧课堂不断为进山中学发展赋能。而整个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则需以校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保障。在尊重生命、关注个体、崇尚智慧、追求卓越中,学校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并引导其关注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静下心来设立目标,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使他们获得了学习成绩与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双丰收,拥有了美好的未来。随之,基础教育也将步入“人人都成才”“人人能展才”的新阶段。
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还应紧扣国家政策的脉搏。学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守把培养人的理性放在首位、注重智慧的启迪与培养等教育的初心,持续完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等,躬耕于从传统中传承过去、从创新中发展自己、从习惯中影响自己,均衡配置了教育资源,推动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传承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教育,既要守住中国教育的根本,有中国情怀;又要放眼世界,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与生命同行,让生命美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古代仁人志士的理想与追求,这更应该成为中国教育者的情怀与梦想。让我们不忘教育的初心与使命,上下求索,志存高远,坚定信念,虽远不怠!
作者:张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