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铃声却充满活力,这所学校是如何做到的?

  • 2022-02-17 16:38:14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杂志
  • 作者:刘希娅

在中小学办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应当成为激发办学活力的专业自觉,而在激发学生学习活力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不仅是学习方法单一条件的改变,还包含课程、教师、文化、制度等的系统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居于核心,因此既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

学习方式存在哪些问题

学习内容与生活脱节。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的学习内容生动而鲜活,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尝试运用,从实用的层面明白学习的必要性。然而,传统的教育观将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习内容极其窄化,甚至仅限于书本,导致学生的学习依然存在与生活脱节的问题。这样的学习内容容易僵化单一,缺少实践性,学生不会学以致用,只是为了分数和成绩而学习。学习与生活脱节的问题阻碍着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影响学校办学活力的释放。

学习方法被动单一。学习方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但这样的学习方式落地情况不容乐观,“讲练背”的学习方法依然普遍存在,学生在机械重复的单一知识性学习中逐渐丧失主动学习的兴趣,学习变得被动,效果不佳。同时,“讲练背”的学习方法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勇敢质疑的思维习惯,无法培养起新时代人才所需要的思维和能力,如创造性思维、探究学习能力等,这影响着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阻碍着学生的长远发展,束缚着学校办学活力的激发。

学习组织忽视个体学习体验。关注学生个体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积极学习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树立起学习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价值,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让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优势发展。可是学习组织过程中忽视学生个体需求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个体的学习体验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因材施教难以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帮助,缺乏积极良好的学习情绪体验,这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学校就缺乏办学活力。

学习评价评存量重结果阻碍办学活力。学习评价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影响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但现有的评价多评存量重结果,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而没有从多元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缺乏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这样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不利于根据学生优势对其因势利导。同时,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努力,造成学生学习的功利化,缺乏对学习的兴趣与热爱。单一片面的终结性评价还会让部分学生对学习望而生畏,丧失学习的信心,从而影响学生持续学习内驱力的激发,也阻碍学校办学活力的迸发。

学习方式变革激发办学活力的实践探索

(一)创设轻松从容的课堂氛围与学习环境

轻松从容的课堂氛围与学习环境,能够启动学生积极的情绪与活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为此,谢家湾小学通过拆除教室讲台、使用圆弧形课桌、自由发言不必起立或举手、师生和生生间学习讨论争辩等方式,构建起伙伴型师生关系,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并从个体学习发展到集体学习。在谢家湾小学,校园里全天没有铃声,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需求自由上洗手间、喝水或休息,自主选择课间休息时间和方式,200余个走班社团、30余个班级特色体育项目自愿参加。这种学习方式和形式上的变化,建立起一种信任型的教学管理模式,激发了学生自主自律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从他控学习走向了自主学习。为了调适教师的工作状态,让教师由教多个班级的一门学科调整为教一个班级的多门学科,使教师脱离“跑班”状态,更从容、更深入地与孩子进行学习交流。与此同时,学校课程采用长短课结合,教师自主申报工作量和具体岗位,绩效考评实行岗位课时化,塑造能动型组织文化,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接收信息强,从而提高了学习质量,激发了学生的活力和潜力,并培养了学生“发现学习”的能力,使学校办学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二)扩展丰富且生态化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空间

在各学科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学校将校园环境、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活化为学习资源,师生共建研发丰富且生态化的学习内容,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意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例如,学校阅览室、教育博物馆、实验室、大礼堂、聊天室等非正式学习空间全天候开放,供学生随意学习,公共区域增设大量桌椅供学生随时随地交流讨论;在全校自助午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均衡膳食、用餐礼仪、餐间交往的注意事项;在以自然班为单位人人参与的自编操活动中,学生学习如何整合音乐、运动、编排等要素,学习相关知识,形成相关能力,在不同年级教室交错安排的社区式学习空间中,强化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中,可以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交流学习,学习的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又创造生活,极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从书本学习走向实践学习,学校在严肃庄重中又增添了丰富的色彩,校园充满欢声笑语。

(三)生成互动的学习过程与高效的学习效能

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全面思考,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习效能。坚持以探究学习和发现教学为中心,改变传统单一的“讲练背”学习方式,倡导小组合作,以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方式,形成基于学生发展的“三生三动”(生态、生长、生活,主动、生动、互动)的课堂状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持续的教学研究中,以各学科150余节典型课例为抓手,让教师扎根课堂,研究教学中心从教到学的转变,总结、提炼、优化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编写出版了25本《学科教学建议》,保障每一节随堂课质量。课堂上,教师注重将学习内容与可观、可感、可体验的直接材料和经验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与已有认知建立联结,通过与学习材料、伙伴、教师的互动,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度建构。学生在各学科聚焦问题解决的500余个小梅花课程综合性专题活动中丰富了学习方式,在个性化参与、展示、实践中提升了学习效果,增强了学习成就感。

以“辩论”活动为例。教师首先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梳理了1-6年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辩论课程目标,随后整理出统编教材1-12册所有课文中适合孩子展开微辩论的话题(如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并从所学习的课文中延伸拓展出辩论话题(如学习了《唯一的听众》拓展出“生活中该不该有善意的谎言”这一辩题,学习了《乌塔》拓展出“小学生独自旅行利大还是弊大”这一辩题),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话题开发其他辩题(如“生二孩利大还是弊大”“偷税漏税以罚代刑利大还是弊大”“预防校园欺凌主要靠立法规制还是教育引导”“抖音的存在利大还是弊大”等)。在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1-6年级的孩子都会结合实际全员参与,既有低段孩子的辩一辩、中段孩子的微辩论,也有高段孩子的辩论赛;既有班级内小组之间的辩论,也有同一年级班级之间的辩论,还有校区之间的辩论;既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话题进行的辩论基本技巧的指导,也有语文专题活动中完整正式的辩论指导,还为有特别需要的孩子开设了辩论社团活动,以帮助孩子进行更专业的学习。在老师指导下,每一场辩论活动,孩子首先会围绕辩题广泛调查、搜索资料,随后整理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应对对方质疑,最后在辩论场上对所有资料进行创造性运用和表达,这不仅锻炼了学生记忆、理解、判断知识的能力,更提升了学生提炼、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促进了学生迁移、转化、创造知识的能力。一次辩论活动,孩子正式的发言可能仅有3000字左右,但在筹备辩论过程中,他们收集整理处理的信息可能接近10万字。

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不仅发展了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对能力,还能够客观、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面对未曾准备的突发情况迅速作出判断和反应,获得效能感、成就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校的办学活力得以显现。

(四)构建协商对话式评价体系激发学习动力

具有科学性、发展性的评价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发展和全面成长。谢家湾小学以“着眼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导向,构建了以发展性、互动性、即时性、情境性等特征为主的协商对话式评价体系:一是立足对话式课堂,构建“课堂评价+专题活动评价”的学习过程评价,在大量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中,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在高频高效对话中实现互评;二是在常态的对话式活动中,完善“综合能力+个性特质”的综合评价,如由学生自主申报评价项目、制定个性化榜样目标,每学期200余门社团课程以展示的方式进行表现性评价;三是强化“人人参与+自主拓展”的情境评价反馈,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在大量真实情境的对话体验中将评价转化为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的内生动力;四是完善对话式资料,形成“学业表现+关键事件”的成长化档案,各学科基于学科评价维度,将其分解到每天每周每月的过程性学习评价表中,占学期末成绩的40%-50%,同时为学生建立“朵朵成长记录卡”,记录学期成长中的关键事件,由教师给予个性化评语,形成一份以写实记录为主的过程性评价资料。对话式、发展式学习评价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差异性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在积极的评价中提升学习自信,增强学习动力与活力。

(刘希娅 作者系重庆市谢家湾学校校长)

参考文献

[1] 柳海民. 教育原理[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王哲先. 学生在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中的主体作用及体现[J]. 教育家,2020(44).

[3] 褚宏启.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校办学活力[J]. 中小学管理,2021(01).

《人民教育》杂志2022年第1期,原题为《办一所没有铃声的学校——学习方式变革视角下的中小学办学活力激发》

作者:刘希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