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 多维 无恒——谈于漪的课堂范式(上)

  • 2024-02-26 17:19:20
  • 来源:《教育》杂志社
  • 作者:孙宗良

本文讨论于漪老师的课堂范式。之所以不用大家熟知的“模式”而采用使用较少的“范式”,是因为“模式”往往指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具有一般性、结构性、重复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尽管模式在实际运用中也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实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衔接,但在实际运用中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固定的实操程序,只需要按照模式亦步亦趋,而不需要有自己的个性与创造,这是被狭义化地理解成“模式只是一种实操工具”。

而范式则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库恩的范式论里,范式归根到底是一种理论体系,他认为范式的突破往往导致科学的革命,从而使科学获得一个全新的面貌。本文的“范式”更多是指某种为科学研究提供的可效仿、可迁移、可延展、可深化的成功先例,它不仅具有实践操作意义,更强调它背后的理性思考。从近几十年语文教学的发展来看,于漪老师的课堂范式确实实现了一种突破,在某种意义上使语文教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是一个成功的先例,但其价值远不止于案例意义,值得我们再学习,再研究,进而建构今天的语文课堂。

于漪老师“立体、多维、无恒”的语文课堂范式,包含理性建构与实践探究两个层面,是前者指导、引领着后者,后者又证明并完善着前者,两者又是融为一体的。因此,解读于漪的这一课堂范式,不能仅站在一个层面,或者把两个层面割裂开来机械地解读,而要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解读与理解。

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范式解读”是解释于漪老师课堂范式的基本架构和形态特征,第二部分“课堂定位”是于漪老师课堂范式的核心理念,第三部分“聚焦思维”是于漪老师课堂范式中贯穿始终的实践要点,第四部分“教师要求”则是于漪老师课堂范式建构的重要前提。四个部分合起来构成一个理性的系统。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分为上、下两篇发表。

一、范式解读:立体、多维、无恒

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堂执意追求的是一种教无定法、学无定式的变化美。她说:“不同的文体,我有不同的设计;相同的文体,我亦有不同的设计;我常将讲、思、答、议、评有机结合起来,常取启发式、学导式、自学式等有效模式之长而自成风格,独为一体。”这也是一种“没有模式的模式”。在此基础上,于漪老师构建起她的“立体、多维、无恒”的课堂基本范式。

于漪老师认为,所谓“立体”,就是做好语文学科基础性、拓展性和探究性的有机融合。任何一门学科,其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三个层面,虽然所指向的知识能力内涵、其相应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式是有差异的,但它们不是截然分割、各自独立的,而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是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同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划分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等不同的教学层次和内容模块,而必须使其成为有机的整体。同时,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成长要求,本身就包含了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的要素,而课堂教学不能孤立地停留于一端——或基础性学习,或拓展性学习,或探究性学习。今天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之一,学习目标的融合与学习内容的整合,诸如核心素养的提出、学习任务群的倡导、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正是这样一种“立体”理念的体现。因此,于漪老师提出,理想的课堂,必定包含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学习于一体,而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只有在这样一个融合与整合的完整学习过程中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要把课堂看成学生有效思维贯穿始终的完整过程,在基础性要求的实现中融入拓展性和研究性学习,又在拓展性和研究性目标实现中进一步强化基础性学习。这是由语文课程性质决定的,更是课堂教学由单纯的知识教育走向素养成长、实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谓“多维”,则是课堂要同时实现多维度的教育功能。于漪老师强调,语文课堂要走出时而为纯粹的政治工具、时而为完全的交际工具等单一功能的误区,要充分落实语文教育的多维价值和多元功能,要尊重语文课程特质,立足学生的素养获得,最大限度地实现语文多维度的育人价值,使语文教学在塑造完整的人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因此,无论基础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它们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强大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等。而且,这多维素养的提升同样是在一个过程中同步实现的。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和于漪老师的倡导是一脉相承的。

“无恒”则是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于漪老师曾这样说过,她整个职业生涯中至少上了两千节公开课,听课教师真是难以计数,许多教师说,听于漪老师的课,常听常新,不会厌倦。这是因为她的课堂教学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过程与形态,即模式化的东西,而是常教常变,常变常新。因为真正的课堂是教师创造的产物,教师的个性与课堂魅力均来自于此。于漪老师一直拒绝“重复自己”,不吃自己嚼过的馍,因为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育的价值追求在变,课堂就必须顺应这样的变化,才能跟上时代,跟上学生,跟上教育变革的大趋势。因此,永远建设,永远创新,这构成了她课堂教学无恒而多效能的基本形态、基本特色。

正是这种“立体、多维、无恒”的课堂教学追求,学生在课堂中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敏捷了、思想活跃了,从而建构起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判断能力,实现完整成长。这形成了她课堂范式的基本架构和形态特征。

二、课堂定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于漪老师指出,要建构“立体、多维、无恒”的课堂范式,首先要重新建构课堂的师生关系,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由“教”的课堂走向“学”的课堂。于漪老师认为,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早在1981年她就明确提出,学生应该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思考者。而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往往被当作知识的“容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的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权利被剥夺。这种课堂实质上是“目中无人”的课堂,学生只是在静态地接受既定的知识和固化的结论,而能力等素养的培养则被弃之一边。1984 年她又在《语文教苑耕耘录》中强调,要改革课堂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她认为,教师的“教”不能覆盖学生的“学”,进而代替学生的“学”,而是要引领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学”;课堂应该从“教”的立场转换到“学”的立场。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而产生效果的,因此,课堂是师生对话、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师生之间是平等互促、共同进步的关系。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同伴。教师要做的是以有价值的问题去激励学生思考,站在平等的地位上与学生讨论问题,提供合理的路径帮助学生行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以自己的智慧去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而非提供现成结论,进而不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对新知识学习、实践和探究的过程,同时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学习力、思维力等能力与综合素养的过程。因此,课堂要在准确并正确把握学科个性特质的基础上,改变知识教育的单一封闭状态,注意学习的建构性、系统性、开放性、延展性和发展性,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意识,进行探究型学习和合作型学习,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的互动式学习,改被动教学为主动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接受创造并举的学习,由掌握型学习走向自主探究合作参与的知识、能力与素养的生成式学习。

但于漪老师并不主张“学生中心主义”。她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而不是教师或者学生的单一积极性,任何偏于一方的理解都会影响课堂的效果。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应是教师和学生各得其位,共同探究,相互促进,而不是突出强调一个,削弱或否定另一个。她认为,课堂固然不能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削弱和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同样不能过于突出“学生主体”,使“教师主导”被弱化而失去应有的作用。

在上述基础上,于漪老师建立起她的课堂学生观:一是要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和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二是教师要“目中有人”,课堂的出发点由“教”转向“学”,由基于内容转向基于人,即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三是明确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而发挥作用的,因此要不断研究学生,他们的现状、特点和新的变化要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四是教师建立坚定的信念,只要心中有学生,胸中有全局,一定能够打造合乎时代要求的高效课堂。实际上,我们今天的课堂追求正是沿着于漪老师的思想脚步,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在20世纪 80年代那个传输式教育盛行的背景下,于漪老师的真知灼见,确实难能可贵。

于漪老师进一步强调,这样一种师生观,首先要求教师建立起平等的意识,去真正了解并认识学生。教师要走近学生,进而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她说,教师不能站在学生世界的外面观察,要走进学生世界用心去触摸,用脑去思考,才能搭准他们的脉搏。观察学生时,越是细微之处,越不让它在眼皮底下溜走,课堂上学生撇一撇嘴,脸上掠过一丝笑意,目光中突然出现异彩等,尽管这些表情或动作转瞬即逝,但如果迅速捕捉,和特定的时间、地点、事件联系起来,就可窥见学生心中“一角”的变化,可以把握他们对某些问题的所思所想,小到瞬间的情绪情感,大至社会、人生。可见,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是成功教学的前提。

这样一种师生观,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并建立起真正的对话意识。现代教育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强调尊重学生内在的成长需要,强调要引领学生不断深入地认识自己应有的生命理解和价值取向,实现学生全方位的可持续成长。因此,教学要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互动。教师在平等、尊重、理解、爱护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言行、学识、境界、风范来启迪、引领、帮助受教育者,而不是代替他们思考、理解、体验、选择,使他们自主认识什么是丰富,什么是美好,什么是崇高,在这个过程中,真、善、美在他们心中得到建构与内化。而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样会给教师以触动、启示、思考,使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成为被教育者。这样,从传授走向对话,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交流,由教育与被教育转向相互教育,教师与学生就能在教育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升。这样的师生观构成“立体、多维、无恒”课堂范式的核心理念。

作者:孙宗良 

作者单位:上海市复旦中学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