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术动态导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 2024-06-24 10:19:27
  •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习近平文化思想、制度型开放、就业、国家安全、中部地区崛起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曲青山: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从历史维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深刻阐明了党的理论创新的魂脉和根脉;创造性提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的本质属性;创造性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刻阐明了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这些充分彰显了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从现实维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性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创造性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创造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创造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创造性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创造性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政治立场;创造性提出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舆论环境,这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从世界维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性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凝聚人类价值共识、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提供了正确理念指引;创造性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造性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丰厚的人文力量,这些充分展现了大党大国的天下胸怀和责任担当。
【刘晓宁: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晓宁表示,推动制度型开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明确重点领域、找准路径方案,分阶段分层次有序推进,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一是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经贸体系变革重塑。我国应通过稳健的制度型开放在全球经贸体系中争取更加有利的位置。维护WTO在多边机制中的作用,发挥大国功能推动开展相关议题的多边谈判,争取在争端解决机制、竞争政策、服务业开放等领域扩大共识。二是努力商签更高水平更优布局的经贸协定。在维护WTO多边体制的同时,我国也应同步推进各类双边和区域经贸协定的谈判、签署和升级,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三是全面稳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条款。结合当前国际经贸规则的发展方向和CPTPP、DEPA等重点经贸协定的相关规则条款,我国应着力推动服务业开放、数字贸易、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规则对接。四是深化国内相关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应进一步修订完善与数字贸易、竞争中立、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规则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与制度型开放和一流营商环境要求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深化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金融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推动海关制度创新、缩减负面清单、放宽市场准入,实施全生命周期式监管模式,构建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新体制。五是在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开展先行先试。自贸试验区和各类开放平台应结合各自功能和特色优势,积极开展高标准规则的先行先试,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示范样板。
【杨伟国: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杨伟国指出,要把稳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在劳动力需求方面,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工作机会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在劳动力供给方面,造就更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举措。在劳动力供求匹配方面,建立高效率的匹配机制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核心支撑。因此,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强化政策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宏观层面,要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要坚持实施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基准的宏观调控,切实把就业指标作为宏观调控取向调整的依据,推动财政、金融、投资、消费、产业等政策聚力支持就业,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在中观层面,要增强就业政策功能协同性。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求就业政策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求匹配三大方面系统发力,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遵循市场机制,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推动创造更加灵活更有保障的良性有序的就业市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在微观层面,要增强就业政策工具激励相容性。在这一过程中,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强化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效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乱象。
【戴维来:善用活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方法论原则,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戴维来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系统思维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等方式,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创新思维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时代特征。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要求我们适应发展潮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维护国家安全,加快国家安全领域科技创新步伐,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安全等领域抢占先机,提高国家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防护,筑牢国家安全的技术屏障。法治思维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保证。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加快构建完备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用法治方式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断提高国家安全法治化水平。协同思维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现实路径。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善于运用统一战线法宝,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党的领导、全民参与、军地联动、高效协同的国家安全工作格局。同时,要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同各国携手应对共同挑战,推动国际安全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底线思维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要求。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奉行底线思维,是筑牢国家安全基石、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坚守的根本立场。
【贾若祥: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表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牢牢把握中部地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始终紧扣中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战略定位,着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不断挺起中部地区崛起的“脊梁”,奋力谱写中部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崛起新篇章。首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要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做好“新”的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挺直挺硬中部地区崛起的“脊梁”。其次,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中部地区崛起,要做好“绿”的大文章,不断擦亮中部地区崛起的绿色底色,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这两点基础上,中部地区位于中国之“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国家重大骨干交通基础设施大都贯穿中部,是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地区崛起,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做好“通”的大文章,统筹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促进要素高效自由便捷流动,更好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最后,发展是中部地区崛起的经济基础,安全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保障,要以高水平安全更好支撑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并通过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进一步夯实高水平安全的基础。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