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言本体,让“语言运用”根植于语文教学之中

  • 2023-08-21 09:59:58
  • 来源:《教育》杂志社
  • 作者:李 丹

语文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学科,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又要强化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的教学侧重点集中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对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出现眼高手低、实践能力差的现象。为了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这种问题,教师应该将语文教学回归语言本体,让语言应用根植于语文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教学融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的现状

由于语言应用在小学阶段不属于考试范围,因此,目前的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语文教材脱离实际应用情况

在当下的语文课本中,很多语言应用的内容不切合实际,甚至有些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背离,使他们无法真正理解。以统编版的教材为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语用内容基本上都和城市生活密切相关,价值导向也脱离农村生活,具有明显的精英教育理念特征,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会感到陌生和不适应。

(二)教师对语言应用教学不够重视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成绩的提升上,在语文教学中很少会涉及有关语言应用的内容,即便有也仅仅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对语言应用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有些教师虽然在教学中涉及语言应用问题,但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以应付检查的态度展开,学生学习不积极,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学生对语言应用教学认识不足

除了上文提到的教师在语言应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小学生思想体系中,学习语文无非就是识字、阅读以及写作文等内容,加之考试不涉及语言应用的内容,这就导致对语文语言应用教学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其可有可无、无关紧要。

(四)语言应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语言应用教学是一种侧重于实践性的教学,需要学生的实践才能够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的语言应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讲解,学生被动消极地听讲,师生互动以及课堂实践活动较少,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缺乏足够的实践应用机会,导致语言应用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的价值

语文应用教学不同于以往的语文知识技能教学,两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所具有的价值也千差万别。具体到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中,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思维发展

语言应用不仅是语言表达的过程,还是思维运用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不仅肢体会参与其中,思维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快速发散,思维认知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因此,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提升语文素养

学生在语言应用过程中,语言应用教学会将语文知识教学转变为语言实践运用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运用语言进行口语交际,表达思想情感。这些语言应用过程不仅可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还能够将学生的思想和注意力集中起来,将思想和精力投入到文化理解、语言表达、文学创作等过程中。通过参与这些语言应用过程,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极大提升。

(三)提高实践能力

传统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与技能,而语文语言应用教学则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前者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后者则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主。在语文语言应用教学中,学生不是在下面被动地听讲,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应用实践活动中。通过参加这些语言应用实践活动,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

(四)推动教学改革

虽然新课改已推行多年,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仍旧以传统的讲授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单调枯燥,但能够在短期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深受欢迎。语文语言应用教学不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课堂教学的重心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模式会发生极大改变,这对于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三、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1.分析语言,品读重点语句

阅读是学生接触语言文字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前提下重点品读关键语句的精妙之处,从而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入品读文章的意思,特别是对重点语句要反复研读,感悟作者在创作中的意图,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例如,在讲解《忆读书》这篇课文时,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很多动作以及心理描写来刻画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得,将一个热爱学习、热爱阅读的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重点语句是学生在阅读时需要反复研读品味的地方。因此,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画圈以及反复品读重点语句的方式来感知作者在阅读时的内心感受,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课文中重点语句的独特魅力。首先,在阅读时,教师让学生将课文中那些描写阅读时所思所想的语句找出来。当学生在文章中找到这些描写阅读时内心感受的句子,教师顺势提问:“同学们,从这些语句中,你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那么,老师想知道哪些语句表现出了作者的内心想法?”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去寻找描写作者阅读时有关内心描写的句子。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开更加深入的提问:“在这些语句中,你认为作者是怎样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内心的想法呈现出来的?”学生在思考之后回答道:“在文中作者通过使用大量有关动作以及心理描写的语句,这些语句都非常清晰地表达出了作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真实想法、感受。”通过文中重点语句的详细刻画,学生可以对作者在创作本文时的心理有更准确的把

握,从而品味出文章中那些重点语句的精妙之处,这能够让学生对课文中的语言有更深刻的理解。

2.深度探究,感悟语言情感

收录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一些名家名作,这些文章语句规范、情感真挚,可以说每一篇都具有非常高的育人价值。如果教师想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就不能仅仅将语用教学停留在浅层次的语言分析上,而应该带领学生感悟语言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引导学生掌握表达情感的技巧。

例如,《慈母情深》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以及对母爱伟大的歌颂,文章以最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最真挚、最无私的母爱,将母爱的伟大诠释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这份母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让他们在阅读时感悟语句背后所蕴含的母爱。首先,笔者会带领学生略读课文,让他们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知,对文章所描写的母亲有一个初步了解。接着引导学生去阅读文章,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去寻找有关刻画母爱的句子。当学生找出有关描写母爱的语句时,我顺势提问:“同学们,通过这些语句,你们可以推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文章语句的描写,学生可以推测出母亲是一位含辛茹苦、饱经风霜但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孩子的伟大母亲。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再设置如下教学情境:“假如你们是文中的母亲的孩子,你们会对母亲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表达?”问题提出后,学生会将自己带入相应的教学情境中,通过不断地品读重点语句,亲身体会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最后,教师对文章进行总结升华,让学生感悟文章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情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从而更加真切地感悟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更好地掌握语言应用中情感表达的方法,为他们以后的语言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1.创设情境,调动交际积极性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改善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情境来加以辅助,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交际情境中。

例如,在讲解《鲁滨孙漂流记》这篇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情境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具体教学时,教师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去感知这篇文章中语言的魅力,培养语言应用意识。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基本情况,让他们对作者以及文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让他们谈一谈自己对本篇文章的看法。然后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利用多媒体播放《鲁滨孙漂流记》视频动画,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这篇文章中的语言有何特点?在应用时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动画之后,他们对文章中每个人物角色的形象会有更加清晰的理解。接着,设置相应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续写这篇文章,并将其表演出来。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文章中语言的应用特点,还能通过续写来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同时,通过情境表演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巧设话题,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学生之间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够极大地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通过设置恰当的话题来引导学生对其展开充分讨论,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讨论来培养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例如,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在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去了解鲁迅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和观点。在这样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来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置相应的话题,让学生探讨“为何鲁迅能有如此非凡的智慧”,鼓励学生就这一话题展开充分讨论。由于小学生想象力都比较丰富,他们往往会各抒己见,发表对这一主题的看法。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这种相互讨论的活动,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能够取得显著提升。

(三)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很多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其写作水平体现出来。想要改善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写作练习是有效的途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有赖于长期的写作积累。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应该将写作训练活动融入其中,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例如,在讲解《找春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去分析文中有关描写春天的手法,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例如,在语言应用教学中,教师会结合课文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请你们分析总结一下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春天的手法?”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究来对春天的描写手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这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活动,让学生以春天为主题去仿写一篇类似的文章,并且强调在写作中要将本文中的描写手法应用其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仿写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将在文中所学的写作技巧掌握得更加牢固,还能够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四)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中同样如此。无论是在阅读教学之后,还是在交际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之后,组织开展教学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开展完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品读重点语句、评价语言情感感悟情况。在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相互讨论以及辩论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合理评价。无论对哪种教学进行评价,教师都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以过程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对于那些在语言应用教学中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评价为主,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去提升自己。对于那些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在鼓励他们的同时要防止他们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如多给他们一些个性化的评价,让这些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评价实现个性化的发展。总之,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学生,教师在评价时都应该秉持“以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升”这一目标为宗旨,让学生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语言应用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提升。

作者:李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车站街学校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