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大教育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综合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初中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有必要基于学生成长与发展阶段的特殊性,立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性,展开教学策略的探究,从而推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为实现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展开全面化探讨,进行深度的思考与探究,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更新,推动教学模式创新,促进教学形式优化,从而打造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质量语文课程。
发挥阅读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学生的消化吸收
在开展日常授课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就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作用与地位展开探讨,把握二者对于学生语文学习乃至成长与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对教学方式进行恰当优化,从而打造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师应当考虑到,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大基础性内容,通过展开丰富而有效的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能够获得有效提升,阅读速度与效率也将获得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会接触到丰富的阅读素材,了解到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实现知识的积累,获得眼界的开阔。在此基础上,学生将能够以更加多元化、更加丰富的形式进行写作和语言表达,从而实现读写结合,获得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均衡发展。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把握阅读教学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消化吸收,增进对于阅读素材、阅读内容的全面、深度认识。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式都能够应用到阅读教学中,以确保阅读环节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为学生实现读写结合、提升写作能力乃至获得长远发展与进步提供前保障。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昆虫记》这一作品时,就应当充分关注到学生对于阅读素材的把握,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名著中所涉及的内容,关注学生能否真正通过阅读感悟知识,并实现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阅读任务的方式,引领学生实现对于阅读过程和阅读内容的把握,确保阅读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其在语文学科中的基础性作用。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以及阅读能力,为学生设计阅读任务、规定阅读量与阅读时间,引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名著阅读:“同学们,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对于自然界之中多种多样的生活产生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大家有没有兴趣展开更为深度的研究,更加深入地了解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呢?其实,《昆虫记》这一名著就对许多自然界之中的昆虫作出了细致的介绍,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一本名著,对自然界的生物产生诸多新的认识,得到许多新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在阅读时可不要贪快贪多,应当以合理的速度展开阅读,深度体会书中内容,把握书中知识,确保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就能够利用合理的语言引导、借助恰当的任务,对学生的阅读过程作出规范与要求,推动学生在阅读环节中深度理解阅读内容,为学生实现良好的写作表达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在借助各种类型书籍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时,教师都可以依据书籍的特点,结合书籍的语言表达方式、写作方式,选用不同形式的阅读教学策略与技巧,帮助学生增进对于阅读内容的把握,让阅读教学在读写教学结合之中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推动学生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把握素材中的优质内容,丰富学生的写作积累
在开展日常授课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还应当认识到,若要推进读写结合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不仅要立足阅读这一个环节,实现教学策略的优化,加强对学生有针对性地有效引导与培养,更要将阅读与写作两大环节结合起来,挖掘二者存在的相同点,借助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桥梁,推动学生获得多元能力的全面提升。其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素材、所了解到的内容,往往能够直接应用到写作中,或成为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再以自身独特的表达形式体现到自己的写作内容里。立足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这一相通点,语文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时,就有必要从阅读环节入手,引领学生实现对于阅读素材的把握,掌握丰富、优质的阅读素材,获得阅读内容的有效积累,从而为顺利展开写作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在写作环节往往会出现“针对某一个话题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写起”“脑海中能够形成一个大致的写作框架,但无法将其落实于笔端,难以以合理的语言来进行表达”等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日常积累不足,他们未能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丰富的语言和素材积累,未能全面了解多元语言表达方式,在面临写作输出时,自然难以进行流畅而生动的表达,难以通过形象的语言进行写作活动。基于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可以立足阅读素材,引领学生注重语言积累,实现深度剖析。
以《昆虫记》这一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作为案例,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书籍时,可以要求他们准备一个“素材积累本”或“知识积累本”,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掌握和习得的知识与内容,通过文字记录的形式呈现在积累本上。而在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时,教师同样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启发他们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各种丰富的素材,合情合理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将阅读素材有效转化为写作素材。在要求学生以“大自然”为主题进行写作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在阅读《昆虫记》时积累到的有关素材,实现写作素材的丰富,有效充实写作内容。通过这种形式,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搭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两大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实现综合化学习,获得全面提高。
讲解阅读中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把握技巧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初中语文教师同样要立足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通过对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实现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恰当调整。教师首先应当充分认识到: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要注重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充实写作素材,更要确保他们能够有效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能够通过多元化的写作手法完成写作要求,从而提升作文中语言应用的流畅度、生动性。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充分立足语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对于阅读素材中写作方法的深度剖析,带领他们在完成阅读的同时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和手法,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有效提高,助力学生的长远发展与进步。
例如,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连贯性,教师不能只采用以往说教的教学方式,通过一遍遍的复述与强调进行教学,这不仅无法达成教学目标,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对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对学生展开引导,将丰富的阅读素材作为教学案例,带领学生真正体会写作中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对于读者阅读产生的影响,从而带给学生更为深刻、更为真实的体会,并引导学生在品读案例素材的过程中掌握连贯性写作技巧,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上为学生呈现两段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分别体会两种阅读素材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区别。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通过阅读准确辨别两段素材在语言表达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并真正认识到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够使文章更为流畅,带给读者更加舒适的阅读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进一步展开阅读技巧教学,为学生讲解提高文章语言表达连贯性的方法。如将丰富的阅读素材作为案例,带领学生剖析作者在文章写作中运用到的写作技巧,如关联词、过渡句、过渡段的使用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练习环节,规定某一个主题,要求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写作技巧展开写作练习,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和技巧的巩固和掌握,推动阅读环节与写作教学的融合,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实现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突出写作应用性练习,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教师不仅要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增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把握,促进学生获得知识的积累,更要借助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不能仅仅立足于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础性内容对学生展开培养与引导,更要注重对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获得长远发展。基于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既要把握“教师教”这一重要教学环节,同时更要立足“学生学”“学生练”等环节展开教学设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在课程学习中获得充分锻炼,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获得全面的进步与提升。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要注重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突出写作应用练习的教学方式,切实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推进学生获得全面提升。
例如,在开展实际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发展阶段,切实设计具有发展性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逐步将以“教师讲解”为主体的读写教学课堂,转化为以“学生练习”作为主要形式的实践应用性课堂。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掌握“提高语言表达连贯性”这一写作技巧时,就可以先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案例讲解,引导学生实现对于这一写作技巧的深度认识,为学生展开练习奠定理论基础。而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展开,教师就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提升对于学生的要求。可以先为学生设计一个短期目标——“在写作中注重语言的连贯性”,使学生在目标与任务的指引之下实现对语言连贯性这一写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长远的目标——“保证文章内容的流畅,使用自然生动的语言进行写作表达”。有了这样的目标设定,学生将更加注重在日常学习中实现逐步发展,既注重对阅读内容的把握、在阅读中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同时又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与自身写作过程相结合,获得写作能力的切实提高。
增进阅读与写作的联系,推动学生的自主练习
在日常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较强的自主性,能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另外,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注重带领学生在这一时期进行充分而有效的自主练习,能够有效推动学生获得能力的长远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相联系,通过教学活动的合理设置,推动学生获得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展开细致的引导,帮助其实现对于阅读内容的掌握,督促其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让他们在课堂时间里获得高质量的阅读和学习,实现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延伸性任务,对学生提出延伸性的要求,启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的自主学习、进行自主锻炼,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助力。如基于学生常常会利用课余时间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课外阅读,还有一些学生乐于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由创作,自己构思形象生动的故事,随心所欲地进行写作的情况,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将课外阅读环节与自由写作联系起来,将自主阅读掌握丰富的写作方法和获得的多元化写作思路应用于自己的写作创作中,推动他们成为自由的“阅读者”和“小作家”。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写作积极性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还能够自行投入课外阅读和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写作习惯。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积极掌握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案,通过合理恰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在学习中有效结合阅读与写作环节,实现对学习内容的充分把握,获得眼界的开拓与知识的积累,综合能力也将会得到有效培养,从而获得核心素养的提高,为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杨鑫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