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满堂灌”,教师首先要转变

  • 2022-08-30 09:56:25
  •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作者:李荐

  【思想汇】

  作者:李荐(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者按

  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是我们对中小学课堂最深的印象。然而,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一普遍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被冠以“满堂灌”之名而广受质疑——该方式实为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单向输出,在传授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近年来教育界也进行了多种探索。如何找到更加高效的抓手,切实根除“满堂灌”?本文从学习科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打破“满堂灌”,教师首先要转变

  小学生在中国农科院特种作物研究中心青岛试验基地田园昆虫科普馆学习生物知识。梁孝鹏摄/光明图片

  教师“满堂灌”,学生便只能“呆读死记”

  “满堂灌”在《教育大词典》中被称为“注入式教学”,具体描述为“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不顾他们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用强制方法向学生灌输知识,并要求他们呆读死记”。这一过去教学中被长期沿用的模式,在进入信息时代后受到普遍质疑。今天,虽然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中小学课堂的氛围日渐活跃,师生互动大幅增加,教学形式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但总体而言,以教师和知识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仍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客观存在。中小学课堂,“满堂灌”亟待打破。重申其必要性、深入分析其原因,我们才会更有紧迫感。

  首先,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满堂灌”适应了大工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其社会必然性。当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巨大变革,个体意愿得到重视的时候,传统教育学逐渐被发轫于信息时代的学习科学所取代,教师中心、知识中心的课堂教学基点,必然向学生中心和能力中心转变,“满堂灌”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社会生存基础。

打破“满堂灌”,教师首先要转变

  河北省沧州市车站小学对二年级学生进行无纸笔期末素质测评活动,将课堂知识融入趣味游戏中。图为动手制作“蒸汽火车”模型吸引了学生热情参与。傅新春摄/光明图片

  其次,“满堂灌”不符合学习科学的规律,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满堂灌”缺乏对人的“认知过程”和“社会化过程”的深入理解,不能认识到“通过参与的神经元间的适应连接而发生的学习”的本质。大脑是人学习的主要器官,大脑与人的身体在“社会化”境脉中,形成了神经元与外界条件相互适应的机制和神经元间的彼此连接,使以经验为基础的知识转换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了人的素养。学习科学确立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四个中心”,即学习者中心,以知识为载体的能力中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中心和学习共同体中心;明确了“三个发现”,一是学生带着前拥(前知识)走进课堂,只有把它融入学习过程,才能产生好的效果;二是思维发展需要客观知识,知识在概念框架的情境中,便于记忆和提取;三是发展学生的“元认知”,便于提高学习能力。

  最后,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使打破“满堂灌”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这些文件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核心素养,改变教育评价,提倡学习共同体,重视在情境中迁移知识、发展思维、涵育素养。2019年7月8日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党中央、国务院聚焦课堂教学改革,为打破“满堂灌”指出了明确道路,表明了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心,作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占领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部署。教育部2018年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4月又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高中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站在时代高度,要求我们依据学习科学,通过规范教学行为,打破“满堂灌”。

 打破“满堂灌”,教师转变是先决条件

  “满堂灌”有着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大部分教师也是在“满堂灌”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长时间积累的教学习惯和传统观念无形中制约着教师、塑造着教师。转变教师观念和习惯,是打破“满堂灌”的先决条件。应从“教师之变”入手,创新方法、探索路径,规范行为、形成风气,创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新形态。

  第一,打破“满堂灌”需要教师开阔视野,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观念、新方法、新动态,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发的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满堂灌”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阻碍作用,运用学习科学指导教学,推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

  第二,打破“满堂灌”需要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增长能力、提高素养。教师要把学习科学的“四个中心”落实到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并利用学生的前拥知识,设计课堂活动、制定活动规则,通过评价促进反思、改进理念,发展“元认知”,推动思维发展。

  第三,打破“满堂灌”需要为老师搭建“脚手架”,通过教科研推动教学转变。伴随新课改,各级教研机构开展了大量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具身学习(即用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学习,通过大脑、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促使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发生变化,提高学习效率)、高效课堂、友善用脑、深度思维等课题不断涌现。例如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学习科学的友善用脑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中的“138范式”,提倡教学要遵循“创设场景、诱发思考、引导结论”的原则,教师利用3~5分钟“讲目标、讲活动、讲规则”,明确目标,设计流程,制定规则,探究知识。老师带领学生按照“舒缓情绪、明确目标、布置活动、宣示规则、学生探究、团队展示、质疑辨析、师生评价”八个步骤开展教学。友善用脑“138范式”成为帮助老师打破“满堂灌”的有效抓手,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有满满的收获。

  “满堂灌”变成“大家谈”,“独角戏”变成“群英会”

  学习科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实施“学生所有制”,使学生成为课堂探究的主人。例如,高中数学的“数列”,先讲定义,再给公式,最后做练习,这种方式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位置。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的孙月梅老师请同学弹奏一支曲子,然后让大家探究“音阶之间的等比数列关系”。永乐店中学的韩为老师把《红楼梦》里的行酒令带到了课堂,在游戏过程中捕捉等差数列的奥秘。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的钱月华老师抓住冬奥会举办年份,追寻等差数列的身影。抽象的数学镶嵌在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诱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表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学科本质,“满堂灌”变成了“大家谈”,“独角戏”变成了“群英会”。

  学习科学注重在概念框架的情境中,用具身体验的方式理解知识,生成能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小学白立华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翠鸟》,她请同学表演翠鸟形状、特征,让其他同学依据课文点评。课文描写翠鸟抓鱼,她让学生画出翠鸟抓鱼的特点。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梳理作者描写翠鸟的顺序。“演与评”“画”“朗读和找顺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自己体验、感悟、生成知识,并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习科学把评价作为学习的组成部分,学生开展互评自评,促进思维深度发展。例如,在复习密度时,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的袁磊老师通过“大猜想”“解谜团”判断奖牌材质,带领学生做实验证实判断,最后用思维导图总结收获。一堂课老师不讲什么,更多的是学生动手、质疑、辩论,在猜想、论证、表达的思维链条中,很好地掌握了知识、提升了素养。

  学习科学提倡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文化境脉中的团队学习、交流辨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北京市通州区龙旺庄小学的小D同学曾经游离于语文课堂,热衷于自己的“铅笔大战”,考试从来没有及过格。团队学习让小D感到很有意思,他投入讨论中,沉浸在各项活动里,考试及格了,性格也产生了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内驱,情境是动力的引擎,自主是持久的保障,专注是思维的深化。在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学习强国的道路上,打破“满堂灌”,必将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竞争的优质人才。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30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