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关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讲话发表之后,“师德培育”成为学校建设的“热词”。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师德师风”已经纳入学校规划,融进队伍建设,体现在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师德是办一所好学校的基础和关键”,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推进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界定不明,无限扩大,使人无所适从
“师德”,作为教师履行职责时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自然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紧密连在一起。但在实际操作时,人们往往将本属于“公德”“私德”领域的要求、“工作规范”的规范等,均纳入“师德”范畴,似乎有一种“一日为师”,就必须成为“没有缺点的圣人”之感。
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们在生活中担任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自然需要承担“角色”所赋予的责任担当,体现出相应道德风范。但若将所有的“道德要求”都装进“师德”这个“筐”里,必将造成“不能承受其重”的后果,反而削弱了“师德培育”的效果。
二、片面追求崇高,忽略对“日常言行”的关注和引导
在“师德培育”中,要倡导“高尚师德”,这是人们的共识。但若给出的榜样都“高不可攀”,效果就会打折扣。我们注意到,现在一提起“师德”,一旦需要“评选师德模范”,进入人们眼帘的,大多是“身患疾病,坚持站在讲台上”“奋不顾身救学生”“毫不犹豫舍小家”,等等。这些教师值得尊敬、应当表彰,但如果“师德”都需要以此作为“标准”的话,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也自然会打折扣。
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讲,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踏踏实实做好教书育人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诚诚恳恳对待每一位学生,那也是一种“师德高尚”的表现。
三、“一票否决”,虽有“震慑”,但未必真正起作用
多年来,在师德教育时,除了“倡导高尚”之外,最常见的就是“一票否决”了。某位教师犯了错,不管是不是“师德”方面的问题,就有可能动用“师德一票否决”作为惩罚。
“师德”方面出现问题的,理应受到惩罚。但是,被“一票否决”的事情是绝大部分教师都不会犯的“低级错误”,对其他教师的警示作用很有限,而且,“大张旗鼓”还可能对“教师形象”起到负面效应。
四、“师德”“师能”“两张皮”,“促进发展”效果有限
真正的好老师,“道德素养”与“专业能力”是有机融为一体。然而,现在的“教师评价”和“专业培训”,往往有意无意地将“师德”和“师能”分开,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这些问题,在不同的学校表现各异,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但确实对“师德培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2022 年 4 月,教育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再次强调要“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要求“创新师德教育方式,通过榜样引领、情景体验、实践教育、师生互动等形式,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
“加强常态师德建设,首先就需要厘清常态师德的基本形态。”常态师德,“指的是介于崇高和底线之间的绝大多数教师的师德形态”,以及“指向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普遍遇到的现实师德问题”。该项研究所界定的“常态师德”的范围,教师的大多数,内容即日常教育教学中普遍遇到的师德问题。笔者完全赞同这个观点。
根据本人多年担任校长的体会,我觉得:校长抓师德培育,首先要“立足教师教育教学生活实际,”“科学诊断师德现状”,坚持教师成长“师德”“师能”并重,才能真正做好这件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
这几年来,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探索:
一、准确定位,形成阶梯,营造“我的变化看得见”的氛围
一位老校长用16个字概括了他开展“师德建设”的经验:“心中有梦、眼中有人、脚下有路、手上有活”。在他概括的基础上,我根据自己的认识,对这16个字做了重新诠释:
第一,“心中有梦”。教师所从事的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自然应该怀有不断进取的教育情怀和职业理想,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日常的一言一行,实现爱生、爱岗、爱校,能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有效履行立德树人的责任。
第二,“眼中有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眼中首先要有自己的教育对象,把他们当作鲜活的生命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尊重与孩子发展有关的方方面面,打造促进孩子们成长的良好环境。
第三,“脚下有路”。这个“路”,指的是教师对本人未来发展的“设计”。这条“路”,自然应该出自教师本人“自主发展”的愿望,但也与学校的引导、鼓励密切相关。只有在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成长之路,才会对教师产生影响。这里,“路”是属于教师本人的,但校长和学校应为他们成长之路的铺设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第四,“手上有活”。这指的是每位教师从各自的发展阶段和个人特征出发,在站稳课堂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研究、实践和反思,逐步练就个性鲜明、效果卓著、受到各方欢迎的教学风格。
这16个字,充分体现了“常态师德培育”的特点和要求。既体现了党与国家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与激发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休戚相关,又充分体现了日常工作与自主发展的有机融合。
经验告诉我:作为校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根据自己对“师德”理解,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我的变化看得见”的原则,遵循这“16 字”,为学校的“师德”建设提出目标和可操作的标准和方案。
二、倡导“师德在师能中闪光”,打破“两张皮”的局限
在真正的好老师身上,“道德素养”与“专业能力”是有机地融为一体的。很难想象,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他的“师能”会很糟糕。事实上,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没有对“师能”的不懈追求,“师德高尚”一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作为校长,至少在理念上,要打破有意无意地将“师德”和“师能”分开的想法和做法。按照“师以德为高,师以能为基”的思路,引导教师将两者“融为一体”,真正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好老师。“师德在师能中闪光”提法的意义就在于:要营造一种氛围,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给予实实在在的引导。
根据这一认识,从现实出发,我主要抓两件事:
其一,关注成长中的教师,特别是新教师。
绝大多数新入职的教师,既然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在“入门之时”,总是“怀着一腔热情”的。但是新入职教师难免遇到由于“不够专业”而犯错的情况,有的甚至会酿成“冲突”。当发生问题时,人们容易简单地从“师德”角度对之进行批评。其实,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不能排斥“师德”问题,但更多的还是因为经验缺乏,“师能”方面不足而造成的。如果仅仅从师德方面批评,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带来负面影响。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有类似的问题。
我的对策是:完善制度,激励教师“想干”、以研促教,引导教师“巧干”、搭建平台,助力教师“能干”。坚持多年,效果不错。
其二,从实际出发,打破“师德师能两张皮”。
尽管我对师德建设“一票否决”无限扩大的做法有意见,但并不是简单地“一否了之”。
我觉得:保持“师德一票否决”的“高压态势”,不刻意强调“公德”“私德”与“职业规范”的界限,让每位教师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虽有过分的地方,但对教师高于常人的要求,即使在当下,也是需要的。
但在学校教师考核时,则要特别注意强化“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诚诚恳恳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要求,并且注意与“教师自主发展”等有机融合,让看似“虚”的“师德”表现,变为“实实在在”的能够做到“我的变化看得见”的具体事项,成为只要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从而让每位教师在一步步看似微小的变化中,实现“师德师能双丰收”的效果。
总而言之,“师德”“师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同时发力,才能形成“爱岗敬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精神和态度,“学识丰厚、方法科学、耐心细致”的习惯和方法,才有可能启迪、感化、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反复磨炼,提升自我修养,成就一名教师。
三、树立“身边的榜样”,借势借力,形成良好的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思想越被榜样的力量所激动,就越会发出强烈的光辉。弘扬身边教书育人楷模的事迹,能带领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职业道德情操,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类似于漪、张桂梅、吴蓉瑾等这样的“教育楷模”,他们代表了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学校积极开展“学于漪,见行动”的活动,组织教师讲述自己学习他们事迹、思想的感悟与思考,特别强调收集老师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以他们为榜样,学做“好老师”的故事,从而为“师德培育”注入正能量,营造良好的氛围。
但是,我感到教师之间的相互欣赏更是一种催化剂。
尽管“身边的教师”不是“完人”,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中任何一人,只要有“值得我学习的某一点”,就是我的榜样!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一。作为校长,在推进“常态化师德培育”时,经常这样做,有助于教师团队之间的和谐和团队精神的培育,一举多得。
因此,学校经常组织“学习身边的好老师——故事会”,不仅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同事间的情谊。我们也常以“今天,我们应该做一名的老师”为主题,组织学习、演讲活动,通过集体分享,让老师们更容易从“身边的榜样”中得到启发,提升“师德”“师能”。
假期或相对空余的时候,学校还会组织“共读一本专著,分享阅读体会”“互荐一部电影,分享教育随想”等活动,就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能领悟其所蕴含的教育理念,还能让每一位教师独特的理解和感受给其他教师带来启发。
总之,无论是教育功臣,还是普通平凡的同事伙伴,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使广大教师从其典型教育故事中感受到师德的力量,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努力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的良好氛围。
四、注重细节,以身作则
校长及学校的干部队伍理应成为“常态师德”的模范。作为校长,应该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关爱每一位师生的健康发展,营造幸福愉悦的家园;具有科学专业的管理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校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干部应该始终以身作则,是教师团结的模范、工作的模范、守纪的模范。他们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合力,全心全意地为学生、家长、老师服务,以不断推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了锤炼学校干部团队,提高干部的综合素养,学校每年暑期开展中层干部学习与培训。邀请师德讲师团的专家给干部们进行师德师风建设讲座,明确新时代的干部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确保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核心素养教育的全面实施。在工作中严格依法治校,依法办学。邀请学科专家与干部们开展头脑风暴活动,在互动中了解最前沿的教育改革,跳出旧模式,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努力开发师生的创新潜力,以学科素养培育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师培训、课题研究,不断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铺路导航。每学年干部们撰写管理案例,通过反思问题,寻求难点突破,化解堵点策略,用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更新管理经验,努力成为教师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模范。
总而言之,师德建设常态化,作为校长,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基础上,要做好三件事:准确定位,这是前提;遵循规律,这是基础;营造氛围,这是关键。
作者:朱海兰 作者单位:上海市洋泾菊园实验学校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2年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