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从“快乐读书吧”开始

  • 2022-12-05 16:52:20

“快乐读书吧”是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新增加的内容,它把课外阅读列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体现课外阅读的课程化。它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视野,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是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很多教师对“快乐读书吧”的编排意图感到迷茫,并没有把“快乐读书吧”真正纳入教学计划,只是在课堂教学中口头布置“快乐读书吧”推荐的阅读书目,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至于学生有没有认真去阅读,读的效果如何,却从未去落实,把监督、评价的任务交给了家长;或是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导读模式,课外阅读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充分发挥“快乐读书吧”的作用。如何立足“快乐读书吧”这个教学平台,为学生营造快乐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呢?

一、借助导读平台,激发阅读兴趣

(一)巧设语境激趣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教学“快乐读书吧”这一板块的内容时,要认真研读教材,将阅读指导课作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平台。在指导课上,要注重创设引人入胜的阅读语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浓厚的阅读一本书的期待。例如,在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快乐读书吧”推荐的《童年》这本书的导读课上,我选取了生活实际这个切入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入时,我饶有兴致地说:“童年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难以忘怀、最快乐的时光。我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无穷的乐趣,你们想知道教师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吗?”接着,我讲述了我苦中有乐的童年趣事:地里看瓜,割稻子,山上采摘野果,河里捡螺、捉虾,冬天田野里玩冰块等。学生听着我讲述的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然后,我把话题转向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当学生津津乐道于自己有趣的童年生活时,再顺势出示《童年》这本书中“阿廖沙捉迷藏、雪地里捉灰雀、被毒打”三个片段,让学生阅读并谈体会,学生畅所欲言,感受到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有“笑”也有“泪”。一乐一苦的对比后,我告诉他们:“这都发生在同一个孩子的身上,这个孩子的童年还有着怎样的遭遇呢?”阿廖沙的命运牵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有了这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非常期待阅读这本书。

(二)朗读分享激趣

朗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的媒介。让“朗读者”栏目进阅读课堂,“朗读者”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教师选取书中具有趣味性、经典性的章节或者片段,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沉醉于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之中,从而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从而迫不及待地去阅读。例如,读《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和铁牛救教师的片段,民间故事《孟姜女的传说》中孟姜女哭倒长城的片段……当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起伏跌宕的情节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阅读整本书的期待。

二、多方携手共读,营造阅读氛围

有好读书的家长,才会有好读书的孩子;有好读书的教师,才会有好读书的学生。可见,要让学生喜爱阅读,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

(一)师生共读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者。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习惯的培养、方法的指引都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必须加入到阅读队伍中,和学生一起阅读,为自己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的同时,为学生扬好帆、把好舵。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比赛阅读的速度,比赛书中的内容谁知道得多,课余时间一起探讨,让学生对整个读书活动乐此不疲。这样,教师以自己的读书热情带动学生的阅读热情,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亲子共读

教师要鼓励父母在家和孩子一起阅读,充分发挥家长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共读一本书时,家长可以让孩子讲述书中的精彩故事情节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感受,或是一起分析讨论。亲子共读,不仅为孩子树立了一个阅读学习的好榜样,也为孩子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同时增加了孩子阅读的幸福感。

三、渗透方法指导,鼓励持续阅读

(一)背景扫描,享用阅读资源

“欲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是认识和理解文章的前提条件。阅读前,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与文本中的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主旨。如在《童年》这本书的导读课上,教师可以介绍高尔基的生平(高尔基生活在一个木工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随母亲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高尔基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做过学徒、码头工、糕点师等,从小生活经历颇具艰辛。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斗志,虽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但他一直坚持勤奋自学,读了许多书,加上他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小说中阿廖沙和外祖母等人的性格特点,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痛苦生活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二)妙计连出,品尝阅读乐趣

学生的阅读要做到有计划、有指导,不能流于形式。教师可以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精心设计课外阅读的导读单,让学生明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认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以此把握好阅读的时间、进度、质量。如阅读《童年》这本书时,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设计导读单:第一,针对书中人物较多、名字较长的特点,梳理出重要人物关系及相应的人物形象,并用图表的形式体现;第二,梳理出《童年》每个章节的主要事件;第三,关注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形象,关注文中大量的环境描写,体会其作用;第四,从信息提取、知识运用、评价鉴赏等方面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阅读选择题和思考题,如在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中,哪些人送给他生活的“蜜”;外祖母讲述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对阿廖沙的影响;阿廖沙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成长为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的原因。有了导读单,可以不露痕迹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明确任务后,教师利用“读书留痕,阅读入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可以利用自己平时常用的标记符号(如外貌描写的句子用“____”,神态描写的句子用“ ~~~~”,动作描写的句子用“△△”等)、文字进行批注,教给批注方法,如教师先出示描写外祖父的句子:“有一个干瘦的老头子走在最前面,步履如飞……一对小眼睛绿莹莹的。”然后让学生读句子,再引导学生在空白处批注:“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手法?写了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懂得了如何做批注,学会了把阅读过程中所思、所感随时记录在文本的空白处,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可以对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圈点勾画,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精彩段落;可以形成“主题阅读小课程”,引导学生将书中的故事画成图画,如学生阅读《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时,一些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将文中所讲述的故事绘制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连环画,并在每幅画的下面写上解说词;还可以让学生绘制整本书或是某个章节的思维导图。通过“编、写、绘”,让学生品味课外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

四、搭建展示平台,共享阅读成果

“快乐读书吧”的主旨是让学生快乐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不断地让学生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这是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为学生搭建阅读成果分享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趣味活动。在内容上要体现出学生对整本书的回顾和理解,引导学生梳理自己的阅读过程,寻找阅读不足之处,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在形式上要灵活、有创意,能带给学生饱读之后的成就感。

例如,在《童年》这本书读后分享课上,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享阅读成果:

创设活动,检测能力。我围绕书中的内容开展知识大比拼活动,通过连一连:把人物和相应的人物形象用线连起来;看插图,猜章节内容;读片段,猜姓名等,了解学生的阅读概况。

梳理结构,统整信息。让学生借助课外阅读时绘制的思维导图,介绍《童年》这本书或是书中的某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将《童年》这本书的结构“可视化”。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本书的结构脉络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统整这本书的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自主交流,领悟方法。首先,引导学生交流读《童年》这本书的方法。我模拟记者采访学生:“能说说你是怎么读这本书的吗?”学生介绍了“知作者,读简介,看目录,可以快速阅读;浏览、精读、思读、批注,可以准确把握作品内容;猜想和阅读相结合,图画和内容相结合,理解和现实相结合,可以感知人物的形象,关注人物的内心”等轻松阅读的方法。其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 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方法,品析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并指导运用这些描写方法于习作之中。

聚焦主题,思维碰撞。聚焦小说的主旨,让学生展开辩论“苦难对于阿廖沙的成长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通过辩论,提炼小说的主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中有笑也会有泪,我们需要像阿廖沙一样,在逆境中学会坚强,学会自信,学会承担责任,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多元评价,持续阅读。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评选出小组里最优秀的读后感,精美的手抄报,优秀的读书笔记,笔记可以是读书记录单或是书中的批注。教师再把评选出的优秀学习作品张贴在班级里的“学习园地”展示栏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被当成范本,心中会产生一股自豪之情。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是对学生的一种鞭策,能促进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外阅读之中。其次,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习惯、成果等方面精心设计阅读评价表(见表 1),对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进行多元评价,并根据各小组的阅读情况,评选出“优秀读书小组”“阅读小达人”“阅读之星”。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阅读成果并进行推广,分享到班级群里,学生得到了众多人的夸赞,体验到了阅读带来的快乐。

五、适度提升拓展,培养阅读习惯

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快乐读书吧”这个板块设置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阅读几本书而已,而是要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乐于阅读、广泛阅读,从而形成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阅读完一部作品并不是终点,而应该是另一个阅读过程的起点。当学生阅读完“快乐读书”推荐的作品后,教师可以借机推荐更多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广泛阅读,拓展阅读空间,从而打开学生更广阔的阅读视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例如,学生阅读了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童年》这本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小说的其他两部作品——《在人间》《我的大学》;教师也可以以内容为基点,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作者笔下描写童年生活的作品,如王朔的长篇小说《看上去很美》、桑格格创作的《小时候》等。教师还可以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如语文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当学生阅读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后,学生对如何阅读经典作品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进而推荐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水孩子》《绿野仙踪》《百万英镑》等世界名著。这样的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不断增加,视野更加开阔,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养成。

总之,教师若能利用好“快乐读书吧”这一平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方法的指引、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认真领会教材编排“快乐读书吧”的意图,读懂编者,读懂教材,深入研究,让每一学期的主题阅读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通过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引导,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爱上阅读,从而实现真正的快乐阅读。

 作者:廖春女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漳平桂林逸夫小学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