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学生在长期学习和生活中反复练习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倾向性的行为。它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又是一种顽强的力量,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当前,学生在面对网络时代的各种诱惑时,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对此,家长如果一味地容忍和迁就,不仅不能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反而会导致孩子因非智力因素的残缺而发展受限。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 :“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这个观点在今天依然适用。在充满竞争和诱惑的当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却往往忽略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习惯。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需要父母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帮助孩子明确什么事情应该怎样做,怎样会做得更好,而不是一味采取命令式教育。亲子沟通能加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使他们更乐于向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困惑,父母也能更快速地了解孩子并给出建议。
基于此,要改善亲子沟通的方式,父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定时沟通。这对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是非常有益的,在定时沟通中能达到情感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孩子体验某种感情,这是教育工作中最困难的事。”要保证亲子有效沟通的时间,并不一定要亲子特意坐在一起谆谆教诲,而是体现在生活里方方面面的接触过程中,父母要找准时间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第二,尊重孩子人格。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对孩子来说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开始,维护孩子的人格尊严是父母的责任。无论孩子年龄多大,他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要懂得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性的话语去真诚而积极地评价孩子。尊重孩子不仅对改善他们的不良习惯具有莫大的作用,还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不畏困难的精神、健康的自我意识等良好个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把人推向成功的顶峰,也可以把人推向失败的深渊。物理学认为任何物体都有惯性,习惯养成也是一样,它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独特习惯,会在关键时刻影响整个事态的发展。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坏习惯注定会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家校共育,持之以恒。因为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与学校教育相比,更具有权威性、亲和性与基础性的特点。教师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忌忽视家长的配合。最明显的就是写作业的好习惯,既要让家长监督孩子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又要让家长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对孩子过于急躁,在孩子遇到困难问题时马上告诉孩子答案。是要想办法引导孩子自己解决、独立思考,这样更易于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播种思想,收获行动 ;播种行动,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成功。培养良好的习惯,是自我启发、自我磨合的过程,是一场修炼,最终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作者:周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