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培养的辩证法

  • 2022-09-27 16:14:43

笔者曾参与一所完全中学的内涵发展项目,审视该校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一系列主张和实践,发现他们抓住了“扬长”和“补短”这对看似矛盾的问题,以辩证的立场进行了有重点、有层次、有方向的探索,恰好跟两个著名的理论——“木桶理论”“长板理论”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不妨借用这两个理论来一起重新认识青年教师培养绕不开的“扬长”“补短”之辩证法。

“木桶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这个理论形象地说明了绝大多数组织都要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不容否认,学校这样的组织,其人才组成也可以用“木桶理论”来解释。虽然教师入职有一定标准,但从能力、责任心、实践经验等方面看,总有长板,也总有短板。甚至,在一些人眼里,青年教师群体本身就构成其所在学校组织形态上的“长”或“短”。充分利用也好,抓紧培养以适应社会要求也罢,“短板”二字,令多少教师内心惶惶,又令多少校长寝食不宁?

好在,这些年人们开始不那么唯“木桶理论”是瞻,另一个理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悄然兴起,甚至逐渐有取代前者影响力的趋势,那就是“长板理论”。

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更认可“长板理论”:当把桶倾斜,你会发现能装多少水,决定于最长的那块板(即核心竞争力)。而当你有了一块长板,围绕它展开布局,就能赚到利润;还可以用合作、购买等方式,配齐其他短板(不必自己补)。虽然说企业界的情况和学校有很大差异,但是,把每位教师作为核心竞争力,发挥其长处,并将所有的“长板”连接在一起,使办学发挥出最佳效益,也是值得现代学校管理者汲取的理念。

笔者关注到,浦东不少学校,就是充分认识到青年教师身上的长处,充分发掘和培育他们的“长板”,通过创建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等方式,形成互帮互学的良性循环网络,为青年教师提供广阔的展示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空间。这样的“扬长”会让年轻人充满自信,也让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

“扬长”的同时,该选择“避短”还是“补短”?笔者觉得,需要进一步发挥辩证法的作用。有些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逼着年轻教师花很大气力去补,成效不大,反伤其信心,不如就先“避短”,领导和老教师甚至要勇于“护短”一阵子。但是,一些共性的问题,有条件解决,只要努力、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就能解决,那就得动脑筋、想办法,逼年轻人一起开展“补短”工程,如撰写科研论文,如共读经典。事实证明,压了担子,搭了台子,辅以专家的指导、师傅的扶助,这些年轻人会表现出令人欣慰的成长势头,长处更长,短处不短,岂不两全?

“木桶理论”要时常拿出来讲一讲,让年轻人看到自己的短处,提示他们不要安于现状。但管理者恐怕要时常念叨的,应该是“长板理论”,不断盘点青年教师具体的长处,用其长,展其能,秀其才。两种看似水火不容的理论其实也有各自合理之处,关键看管理者能否用对、用实、用在恰当之处。

其实,无论短板、长板,其来处,总是那郁郁葱葱的树木、丛林,祝愿更多青年教师在充满生命关怀的各自的校园里开心工作、健康成长,一如那氤氲着生机的一带秀林,静美、自在、从容、幸福。

作者:王丽琴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2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