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校长管理效率的策略

  • 2022-09-15 10:21:41

在新时期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管理工作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往往包括许多细碎而复杂的内容,而科学的管理则能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此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从而为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保障。在学校中,校长承担着重要的职责,需要由管理和审批学校的各项事物。其是否能够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做好统筹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小学校园能否正常运转。基于此,小学校长应始终遵循“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管理理念,明确当前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对全校各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协调;不断总结和反思当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大化消除应试教育模式下管理工作的弊端。

管理现状

小学校长,作为小学日常事务管理体系中的主要负责人,承担着将上级领导部门以及学校党、团委相关意见、指导进行落实的“承上”职责;还需要承担起学校制度体系、学风、学术水平建设等“启下”责任,是一所小学能够正常运转并寻求向上、向好发展的关键所在。

但随着当前小学制度体系、日常事务的进一步复杂化,小学校长在进行日常事务管理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当前部分小学校长在进行日常管理时,出现了“重发展而轻管理”“重体系而轻教学”“重知识而轻素质”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不利于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存在问题

管理理念有待提升 在一所小学校进行自身建设和寻求未来发展的进程中,其主要带队人——校长,承担着最为重要的职责。当前,小学教学设备、教学方式、教学理念都在持续更新和发展,这些“客观因素”的向好变化固然能够带动学校的向上发展,但于一所学校的发展而言,其主要领导的管理方式、管理风格、管理理念才是真正能够引领学校发展大方向的“主观因素”所在。国家在推动学校管理体系改革、寻求科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校长”必然是政策的落脚点和执行者,对于小学管理体系构建、管理方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当前的小学管理发展进程中,小学校长由于自身管理观念落后、管理风格保守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小学的管理工作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教师队伍素质需提升 小学校长在寻求小学管理方式革新、探讨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的过程中,主要探究方向便是“管理体系”和“人员队伍”。教师队伍作为一所小学的砥柱所在,是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最终执行者。在学校管理体系中,教师既是管理者,同样也是被管理者。作为学校管理体系的中间部分,对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当前小学教师队伍中,却有部分教师的自身素质相对较低,无法适应日渐先进的小学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同时,教师的调动频率相对于校长而言要低很多,往往一个从教 15 年、20 年的教师会经历好几任校长的领导。新上任校长的一些管理理念、管理风格往往无法被这些“老教师”队伍所接受,从而导致小学管理体系中“顶层意见”与“中层贯彻”的脱节,严重影响到了小学管理体系的构建和革新,最终导致校长的管理工作日渐繁忙却不见成效。

“家长式”管理需转变 在我国当前的小学管理体系中,学校书记、校长作为管理体系的“一把手”,在一些管理事务中具有“一锤定音”的作用。固然有各副校长分管不同方向的管理事务,但往往在涉及学校重大事件时,还是需要书记、校长的原则性决定,才能真正得到施行。这种管理模式在以往学校的发展进程中,确实能够有效统一意见,集中力量发展学校。但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小学管理事务日渐多元化,涉及方向也越来越多,资金、编制、活动、党建等不同方向的事务,共同构建起了小学的日常管理体系。校长在把握学校发展大方向、大趋势上面确实拥有更多的经验以及更好的发展眼光,然而当涉及资金、活动方面的专业性问题时,仍旧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管理。

对策及建议

更新自身管理观念 校长作为小学发展的“掌舵手”,其主要能力和职责体现在“管理”中,但最终影响和落实却是在“工作”上。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以及学校日常管理事务的日益繁杂化,需要校长首先从自身出发,革新自身原有的“旧”,从而给现代的“新”提供发展空间。因此,校长首先须深入思考和分析自身管理理念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是否相符合,用未来人的视角审视自己当前的管理方式是否能够帮助学校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其次,校长须认真分析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将以往“唯分数、唯升学”的管理理念,向“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变,从而使自己能够适应教师队伍、学生队伍的日益年轻化。

同时,国家关于“教学队伍管理改革”相关措施和指导意见的提出,是给小学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原来教育厅、局所拥有的教师招聘、管理权力,下放到学校校长身上,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前教师队伍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也对小学校长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更是要求小学校长在进行日常事务管理时,更加注意管理理念的“与时俱进”,从而确保小学日常管理事务的有效开展及国家政策的顺利推进。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小学教育事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教师队伍的匮乏及教师队伍培养理念、体系的不先进,导致当前学校的“老教师队伍”无法及时适应新时代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从而拉低了当前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事实上,教师在学校中的定位其实是多方面的,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师,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同样也离不开教师。教师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体,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针对当前教师队伍素质这一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学习观摩”“以新带旧”“新旧结合”等方式,将新时代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与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机融合,从而确保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上层管理”与“中层贯彻”的有效畅通,充分提升学校管理工作推进的流畅度,从而有效推动学校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创新管理工作模式 学校作为社会的主要构成元素,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深刻影响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进程。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而学校作为社会的主要构成元素,就要实现自身的创新。学生寻求学习方式、学习理念的创新,教师寻求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创新,那么学校,也需要寻求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的创新。但创新并非一蹴而就之事,而是需要从理念、方式、风格等多个“小方面”入手,通过“小的创新”来实现最终“大的创新”。首先,可以从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例如,引入扁平化管理理念,与教师队伍进行深入的沟通和意见交流,寻求双方的共鸣点,使得校长在进行相关决策时,能够有更多的意见参照,做出的决策更加科学、全面。其次,可以从管理风格上进行创新,引入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带动教师队伍、学生队伍的有效参与,营造一种共同为学校发展出力的良好氛围,从而有效推动学校的发展。最后,校长还需要下放权力,将各个部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发挥学校其他管理人员的作用。在加强监督与管理的同时,还要将管理人员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提高对员工的信任感,充分发挥学校员工在工作中的创造性,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加强学校安全教育 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而安全校园的基础就是良好的校风,学生之间能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对此,校长首先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校风校纪。对学生奖罚要分明,带领广大教师积极维护校园良好的风气,并对学校各种不良行为积极处理。为防止出现校园暴力,还要对安全的校园环境进行打造。其次,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有效预防校园内经常出现的安全隐患,对广大师生开展全方位教育,使师生能对一些预防危害的技巧有所掌握,促进学校师生安全意识的增强。最后,为了防止出现校园暴力事件,还应加强校园安全防护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为构建安全的校园环境创造条件。

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在信息化时代下,小学校长需要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就是将各种智能化的教学设备和软件充分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基于此,校长应该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并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将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运用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的有机结合,广泛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分层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一个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就是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主要方面,就是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需要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供保障,同时深入调查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所制定的制度能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符。小学校长应充分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深入了解,让全校师生在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的同时,还能提高归属感。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需要大力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和设备,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一个绿叶婆娑、环境怡人、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能树立教师群体的共同价值观,更能彰显校园文化建设中“环境育人”特色,使教师们静心养德、心有所依。让教师们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陶行知先生的育人思想。这些,激励着教师们唤醒学生心灵,从教书到育人,让校园变花园。让文化生态润养师德,让校园成为教师心中的花园。

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技巧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校长沟通与管理的艺术,早已不再是说教的管理方法,转而是沟通、关心、尊重、欣赏等方式。校长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要重视沟通技巧。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找到正确的沟通时间,不耽误学生的学习;二是小学生的性格是由不同的家庭环境塑造的,在对学生开展素质教学时,沟通技巧方面则要根据学生的性格进行设定。对于外向型的性格,在沟通场合上应当不拘一格,但也要具体根据问题的性质来定夺;对于内向型的学生,则是需要找到合适的沟通场地,比如教师的办公室,这种良好的沟通场景会让学生内心比较安全。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单独对某个学生谈话,影响到学生的自尊心。另外,校长要在沟通的过程中,积极鼓励这类学生大胆地走出自己的心灵禁区,可以自信地与其他学生交往。也可以将性格内向的学生安排到外向学生的身边,使其互相感染,也能够让内向学生因外向学生的带动,性格变得更加开朗,可以自信大胆地与其他人建立关系,这种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发言。

丰富家校沟通形式 学生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合起来,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学校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园,和谐家校关系能激活和谐样态。随着网络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社交水平得到了新的突破,家校合作时的沟通交流效率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传统意义上,家教合作的方式往往是召开家长会或者是打电话进行沟通,但由于这种沟通交流并不是很便利,有一些家长可能会忽略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不利于信息的交流。现在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来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开展家校合作时,教师需要主动利用新媒体的平台,来促进家校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渠道:线上、线下联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委会、家长学校等形式,更快捷、更准确地交流互通教育信息,助力家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构建和谐家校激活样态,努力让校园成为家长心中的家园。

总之,校长是学校工作的指挥者,校长的理念要体现社会发展的理念,校长的理念要良性地影响教师的理念,在学校中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使学校发展适于社会发展。本文基于当前小学校长日常管理现状出发,对小学校长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问题所在,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面对当前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小学校长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的各项管理,以基础教育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标准为导向,不断学习,开阔视野,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相信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管理体系的深化改革,小学校长在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当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带动学校寻求更好的发展。

作者:童军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东钱湖中心小学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