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深化学校评价改革正当时

  • 2022-08-30 09:51:15

“双减”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线上和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大幅压减,学校“减负提质”初见成效,但是距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等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如何巩固、提高“双减”成效,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仍然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评价是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也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深入推进“双减”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学校落实主体责任,使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和改进功能,促使“双减” 工作向纵深推进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诊断、鉴定、调控和改进等多种功能,是改善教育管理与决策、改进教学实践、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有效手段。

首先,在推进“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学校可积极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评价的导向作用体现在:有什么样的评价内容,评价对象就会注重哪个方面的工作;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评价对象就会朝哪个方向努力。因此,在制定评价指标和标准时,评价主体会提前考虑期望评价对象努力的方向,并将这种期望体现在评价指标和标准的设计中。为了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地方在制定学校评价方案时,可将学校宣传“双减”理念、优化作业设计、开展课后服务活动等内容纳入学校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学校建立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

其次,学校评价可以在诊断学情、教情上发挥作用。从短期来看,开展课后服务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落实“双减”政策的硬指标和突破点。从长期来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才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根本之策。这意味着学校需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系统研究和设计学校教育应该“减”什么、“增”什么,以及怎么“减”、怎么“增”。可通过评价对学校的管理、师资、课程、教学等进行全方位“体检”,使学校明确自身已有的条件和基础,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改革方案。

再次,学校评价可以为学校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持。“双减”试图解决的“唯分数”“唯升学”等伤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功利化、短视化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具有复杂的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等原因。这决定了落实“双减”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围绕“双减”目标,学校评价可通过帮助学校分析其优势和不足,推动学校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完善制度。与诊断功能相比,改进功能更侧重于描述评价对象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评价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常态化的、周期性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活动,这将促使学校为达成目标而不断地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并进行改进。值得注意的是,评价的这些功能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综合发挥作用,只是在某项评价活动中,某种功能更突出而已。

二、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引导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目前,这一标准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的共识。而如何把立德树人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指标成为学校评价改革的关键。“双减”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评价学校立德树人成效的重点要看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

首先,从内容维度来看,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完整发展,这些方面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但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底线标准,否则就是片面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五育”失衡的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教育部门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比如,实施“三全育人”德育模式、推行“体育、艺术 2+1 项目”、推动劳动教育进课堂等。将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纳 入到学校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引导学校进一步完善“五育并举”落实机制。

其次,从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发展的维度来看,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高,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在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单纯的认知能力发展不足以帮助个体适应未来社会,而人际交往、沟通协作、情绪调节、开放思维等情感能力成为支撑个体发展的关键。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也是当今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2019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首次在9个国家的10个城市开展了社会情感能力国际调查,以引导全球教育重视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培养。除了国际组织外,教育发达国家也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情感技能培养中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将培养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研制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核心地位。随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发布,核心素养成为引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动力。因此,在设计学校评价指标时,有必要将学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学校重视对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第三,从结果和过程维度来看,学校不仅应重视学生的发展结果,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学习结果主要反映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变化,而影响学习效果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和学习策略等因素主要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因素对学生学习具有更持久、深远的影响。国际组织和教育发达国家都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OECD 组织的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不仅关注 15 岁学生的学习结果(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还关心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学习策略等与学习结果密切相关的过程性因素。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关注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将学生置于教与学的中心,有助于为改进教与学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总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衡量学校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指标。当教育者能够从多个维度、多个视角看待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时,也就能够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从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三、加强过程评价,为优化改革举措提供反馈信息

有学者认为,过程评价非常重要,是“四大评价”的核心,也是破解“五唯”困局的关键。过程评价的概念来源于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及其同事构建的 CIPP 评价模式,即背景(context)、投入(input)、过程(process)和产出(product)评价。CIPP 评价模式以决策为导向,强调为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评价范围覆盖了活动的整个过程。其中,过程评价在计划或者方案设计完毕并付诸实施时便开始进行,旨在向教育方案制定者和执行者提供定期的反馈信息,帮助他们不断调整和优化教育方案。多数国家开展学校评价时都遵循了CIPP模型的理论逻辑,不仅关注学生发展结果,也关注学校层面和课堂层面的过程因素。在“双减”背景下,过程评价可以在改革的不同层面发挥作用。

首先,在学校层面,过程评价可以为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动态反馈信息。“双减”改革牵涉面广,情况复杂,学校在落实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比如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单一、经费保障不到位、教师负担增加等。过程评价可以动态了解政策实施效果和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决策者和执行者及时调整和完善方案,推动改革深入落实。

其次,在课堂教学层面,过程评价有助于优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课堂层面的教与学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过程因素。很多国家都从这一微观角度考察学校教育的过程质量。我国也将过程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过程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习效果,还包括学习过程以及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由于中高考指挥棒作用的影响,尽管学者们对过程评价进行了很多理论探讨,但它的实践价值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双减”背景下,要使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就要关注微观的教育过程,关注课程是否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关注课程实施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这就要求学校建立“课程—教学—评价”协调一致的过程评价体系,即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要评价学校课程组织和实施的适切性,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改进学校教学实践,达到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目的。

四、引导学校开展内部评价,激发学校落实“双减”的自主性

根据评价主体划分,学校评价有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种类型。根据国际经验,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逐渐成为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然而在我国,学校评价仍以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督导机构主导的外部评价为主,很少有学校开展实质性的内部评价。在“双减”背景下,有必要引导和支持学校开展内部评价。

首先,内部评价有利于激发学校自主发展的内驱力。从推动“双减”工作的角度来说,由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督导部门主导的外部评价有利于“双减”政策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快速、全面推进,有利于保持学校改革举措与国家政策目标之间的一致性。但是从长期来看,深入推进“双减”需要激发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需要学校运用多种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应对内外部环境提出的挑战,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而这仅仅靠外部评价是不够的,必须要激发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在内部评价中,学校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自主设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从而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分析自身的优势领域和薄弱环节上,推动学校关注自身的纵向发展和特色发展。

其次,内部评价可以对学校不同层次的规划、计划或方案进行评价,促进学校持续改进。对学校而言,“双减”表面上是要增加课后服务、减少作业量,而实质上是要通过课后服务促进学校提升课程供给能力,通过作业管理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这与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双减”是促使学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外在推力。这决定了学校需要在管理、课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家校协同等方面做大量深入而细致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需要做好长期和短期规划,并不断监测和评估规划进展情况。根据国际经验,内部评价有多种类型,有针对学校愿景和目标等重大问题的战略性评价,有针对年度计划实施情况的常规评价,还有针对突发事件干预措施的应急性评价等。内部评价可以根据学校需求灵活开展,不受时间、场合的限制,是调整学校各项管理行为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学校战略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内部评价,学校可以对自身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具备的优势形成深刻认识,真正致力于学校发展,提升能力。

五、加强多元参与,家校凝聚育人共识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但是,目前家校社协同育人仍存在许多困境,比如协同目标不一致、协同主体缺失、协同资源分散、协同过程频率低、协同深度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评价可发挥导向作用,促进各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一是通过邀请家长和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参与学校评价,促进各方主体加强对学校育人目标的理解和支持。“双减”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虽然这一政策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但也有不少家长持怀疑或观望态度,在培训机构被大幅压减之后,仍然想方设法给孩子报课外班,致使孩子的学业压力得不到缓解。通过邀请家长和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参与学校评价,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增强家长对学校改革举措的理解,促进双方凝聚共识、构建深度合作的伙伴关系。

二是通过将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列入学校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学校主动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将家长及社区参与、家校合作、学校社区伙伴关系列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一级指标,推动学校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中主动作为,构建协同育人的支持网络,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在国内,成都市青羊区将家庭教育服务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促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研究,主动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和课堂表现等。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增强了家长的主体责任,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总体来说,学校评价对学校发展有牵引作用,能够为学校带来政策方向、办学导向的指引。但是评价作用的发挥离不开评价组织者对国家政策目标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离不开评价工作的科学组织和实施。因此,地方和学校需要在深入理解“双减”政策目标和立德树人内涵的基础上,通过研制科学的评价指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为学校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提供支持和引导。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院2020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次资金“中小学学校督导现状及改进研究”(GYJ202002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余蓉蓉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2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