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数学实践作业能减负增效

  • 2022-05-06 09:36:17

数学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如何结合数学学科的特征,合理设计数学作业,实现“减负增效”,就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经过实践,我们发现科学合理地布置数学实践作业,能够有效提高课后作业的效益和价值,使作业成为课堂学习的优质巩固和延伸。

培养学生整理错题、习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懂或易错的问题。整理错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分析、梳理,从而条理化、系统化地解决问题。但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把错题改正,很少有学生会思考导致错误的原因,缺少反思意识。而且对于学习习惯不佳、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错题更多,整理错题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导致借助错题集提高学习效果的方式,往往收效甚微。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尝试引导学生以数学实践作业的形式整理错题。首先,数学实践作业不是单纯的整理错题,而是引导学生先挑选对自己有价值的错题进行解答,检查自己是否能够正确解答,然后对这些错题进行考点分析,这就需要学生认真回想教师答疑时是如何讲解的,这样一来,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巩固做题方法、解题思路,还可以督促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可谓是一举两得。其次,学生还可以针对自己的错题,创编一些类似题目,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让学生真正静下心来仔细反思自己的错题。最后,学生还可以再次反思这道题的错因,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敲警钟。此外,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错题的再思考:如何能简捷具体地将错题原因、正确解题方法呈现在数学实践作业上,这个过程也是对错题的再反思,通过反思,弄懂问题,学会学习。

对于学习习惯较好、错题较少的学生,数学实践作业还有另一个作用——习题集。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知识是零散、分散的,因此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利用数学实践作业将接触到的习题进行全面分类、整理:一按内容分类,使知识系统化;二按题型分类,化繁为简,集中目标;三按错因分类,可以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在分类整理习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提升解决问题的步骤,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方法,减轻负担,提高学习效果。

用实践作业代替错题集,不仅需要学生在制作时深入分析自己的错因,按照自己的错误类型进行分类,还需要在整理错题的时候,继续分析做错这道题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的答案。相较于传统的改错本,学生在完成数学实践作业时,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色彩进行装饰,促进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在年级内进行展示,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完成数学实践作业的积极性,还促进了学生前来观看,在观看他人作品的时候,也能丰富自己的思维,一举两得。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当前,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造成了阻碍。通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教育的效率。对此,我们通过布置数学实践作业,帮助学生进行单元知识的梳理。具体实施中,我们将实践作业和思维导图相结合,既降低了学生画思维导图的难度,又让学生进行了知识梳理。实践作业具有简洁美观和图文并茂的特点,在绘制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使用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图像和灵活的线条,能够有效提升思维的可视化,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通过对色彩、图像和线条的充分利用,有助于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大脑的兴奋程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一,学生可以在学习完整个单元后进行单元整理。和思维导图形式类似,在整理过程中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本单元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内容可以涵盖本单元知识点、单元易错习题等。同时,由于实践作业便于学生相互传看,因此在制作时还可以增加“我来考考你”专栏,增添学生间的互动。其二,与传统作业不同,数学实践作业旨在发散学生思维。通过设计有吸引力的题目,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再思考,学生可自选或自拟题目。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上网查阅相关内容后,再进行创作。

《新课标》指出: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是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每周我们会统一收集学生的作品,并在年级展板上展示供学生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看别人是怎样设计的,还要看看其他同学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思考,也是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有效方法。

总之,数学实践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展现自己的机会,而正是这种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仅巩固、深化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相关知识,开阔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作者:韩宇 张玉影 王冬梅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附属实验小学

本文摘自《教育》202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