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行业工作者也在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等,而新的教学技巧在实施过程中也不断迎来挑战,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应用。比较其他教学技巧,情景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有着非凡的效果,然而素质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阐述。
素质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通常,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即为注重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激发逻辑思维能力,强调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长处,因材施教。而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或者说是没有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往的教育更多的是应试教育,为了考试而考试,是压迫式的教育,这十分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一般来讲,那些即将小升初、初升高的同学更是深有体会,题海战术,成为他们除了吃饭睡觉以外的家常便饭。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在紧张的备考中忽略了体育锻炼、实践活动,而一心只读“圣贤书”,失去了这个美好年纪应有的精彩时光,对于身体健康也十分不利。一味的应试教育,只知道埋头苦干、生搬硬套,这是死读书的表现,这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相反,这样的教育理念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青少年只有将所学知识理论灵活运用,多思考多动手,才能发展为德智体美劳样样行的新时代青年。
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探索
素质教育提出之后,教育工作者纷纷积极响应,努力改善教育教学现状,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实现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心,许多教育面临着教学技巧、方法等的改革。许多小学数学老师不但扮演着传授知识的教育者,还从学生的心理、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效率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巧妙地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驱动力,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发展。其中“合作学习”是落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恰当运用合作学习来帮助达到教学任务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小学生通过在合作交流中激发思维的碰撞,不断地讨论与激发,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思维空间,产生多个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最终得出正确结论,达到学会、弄懂的目的。简单来讲,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到结果。这就是同学进行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引发小组内部成员各自发挥长处,小组得出最优结论,使小组成员之间形成集体荣誉感,因为小组的得分来源于组内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整个团队好了,个人的成绩才会高。所以,合作学习有助于摆脱应试教育,推动小学生数学方面自身能力与团队精神全面提高,综合发展。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出现的问题
分组不合理,小组合作形式单一化 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正视更正问题,我们能够实现更好的效果。比如现阶段,不少老师在安排座位的时候不够有针对性,或者说是不够细心,没有照顾到那些内向的学生,没有采取更好的安排方式。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实现优势互补是老师应该重视的一点。让那些性格活泼的去带动性格内向,抑或是好动的与安静的小朋友坐在一块,不同学科的优势与劣势,在分配小组时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不然,可能就会事倍功半。看似激烈的讨论现场,实质上却是一无所获,这种现象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此外,若是分组没有考虑每一个学生的自身情况,而是随机的分组,可能还会造成“爱表现的总是在发言,不爱发言的越来越怯懦,口语好的讲得神采飞扬,不好的则躲在一旁”等现象,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所以,简单来讲,关注学生的差异,优势互补,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学生之间没有实现机会均等 重视孩子表现机会的均等也是十分重要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的学生围绕着学习成绩比较,学习成绩好的为中心,其他同学围着他转,那些不上不下处于中游的孩子则更多地表现为从众,人云亦云的现象较多。这样的现象若一直发展下去,十分不利于孩子自我能力的培养。
课堂组织呈现散乱状态 课堂,是课堂管理者和学生之间长期合作的过程,课堂纪律是对学生的学习设置的行为准则及施加的控制。回顾过去,往往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机械地接受知识。而随着课改的发展,分组合作则侧重于孩子之间的展示,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由学生主讲,而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但这也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因为意见不统一而争吵,老师就要进行劝阻,保证课堂进程的顺利推进。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不够积极 现阶段,新型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看似激烈认真的讨论,可能由于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分组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阻碍学生更好的发展自我。要传达的内容只能流于表面的欣赏,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并且方式单一,难以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这会大大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问题的解决策略
合理分配小组 兴趣对于学习任何事情都是很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足以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身为一名老师,就要立德树人,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引导性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而非广泛教学。比如说基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将不同性格、长处的孩子进行有机组合,借此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带动的目的,让口语好的同学带领那些不敢发声、性格内向的人学习读书等。
尽量使机会平等 分工明确,齐心协力对于分组也十分必要。分组学习时,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不能总是让学习好的学生来负责全部的任务,这样下来会助长孩子的惰性,还有依赖性,总想着让别人来帮你做,这样是十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的。教师应适时地指导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而不是一家独大或者默默无闻,要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
提高教职工素质,提高教学相关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比起其他学科来说专业性更强,因此我们的数学老师要不断地培训,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数学教学的技巧。多阅读情景教学和合作学习相关的书籍,参加教学交流研讨会,将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应该遵循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注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技巧。
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 关注小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在此阶段他们更为好动,那些有意思的事情似乎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所以,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借助于玩具、音频这些有趣好玩的东西来吸引他们,并借机进行详细生动的讲解,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还可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印象。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一教学方式,更贴切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试着利用发达的网络,来拓宽孩子的视野,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多媒体等教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翻阅资料,我们对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有了初步了解,经过仔细认真的剖析归纳,发现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不足,但同时也收获满满。未来的路还很长,责任也会更加重大,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努力,潜心研究,将心思放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另外,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非为了考试而考试,因为在这样的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是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所以,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本文摘自《教育》2021年第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