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路上的心灵触动与成长

  • 2024-11-11 16:57:53

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初相见是心灵的碰撞

她小小的一只,坐在第一排,课桌在她面前像个庞然大物。我常常在语文早读上见到她,她带着同学们朗读课文,声音洪亮,能量满满,那一刻,她的形象瞬间高大。但是,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她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小小的模样。上课也总是呆呆地望着我,有时甚至眼神里带着一些落寞。这种反差感,让我的目光总是投向她。那天,我走到她身边,拿起她做的习题,基础题目不过关,简答题的回答是语文的思路。但我不得不惊叹,她的文笔是真好!利用课余时间,我把她叫到身边。她小心翼翼地说道:“老师,我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没有语文那么浓烈。”“小凝,你有没有发现你的简答题的答题思路非常好。语文功底是了不得的,而语文和道德与法治是相通的。老师相信你可以找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也相信你有这样的实力。”我说完后,她抬起了头,眨了眨眼睛,她的眼睛里有了光芒,像星星一样。

三封信是教育的回声

后来,我时不时地鼓励她的课堂回答和答题思路。慢慢地,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女孩在道德与法治课上也充满能量,形象也高大了起来。我经常见到她上课期待的眼神,下课把她做的题给我看,她慢慢熟悉了道德与法治,我慢慢熟悉了她。我们通过信件来向彼此敞开心扉,三封信激起教育的涟漪。一封诉说着学习烦恼。我们一起探索着解决路径。慢慢来,放手做,每次进步一点点。

一封讲述情绪的困惑。我们用信来舒缓情绪。一封蕴含着对彼此的祝福。祝我们热烈、自由、赤诚、勇敢。一字一句都好像给我们的梦想点缀了闪烁的光。那就是在互济的过程中我们都不会沦为平庸之辈,在互促的过程中至善、精艺、乐学。

难别离是故事的延续

学期休业仪式后,学生们都放学走了,我和同事在楼道里寒暄,余光看到了那个背着大大书包的小小身体,我猜到她难过,有话要说。我把她招呼过来,牵着她的手,带她到我的办公室,她带着哭腔说了一句话,“老师,你还会再教我们吗?”“老师还不知道。”我给她塞了零食、糖,发了奖状,祝贺她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有了很大的进步。她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我的心里也翻江倒海。我把她送出校门,她转头盯着我,很认真地说了一句:“老师,你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能再咳。”我愣在原地,看着她飞扑到妈妈怀里。回办公室的路上,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回想起我和她从过客到熟知的过程。她小小的身体总是靠着我,她细细的胳膊总是挽着我。她带给了我巨大的能量!像一颗颗眨着眼睛的小星星,点点星光点缀了整个夜空。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的故事还在延续,我还是她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她还总是拿着她做的题问我,她会带着班里的好朋友一起来问问题,渐渐地,这个队伍越来越庞大,她走在向阳向光向好的道路上,带着一颗颗由黯淡变明亮的“小星星们”。我们都走在向好的道路上,向好成为常态……

(本文系“我的教育故事”征集活动投稿摘登。)

作者:田晓青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实验中学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