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追剧的我最近在追一档节目——《超级语文课》,这档全国大语文公开课节目,带观众重温经典课文。我有机会看到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语文课,也认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学段的语文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我得以一窥当下大语文教育的全新风貌,也不断刷新我对于语文课堂的传统认知。正是这些极具个人特色与行业口碑的师者成就了一节节“超级语文课”。职业使然,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超级语文课”到底是怎样的课?看得多了,慢慢我就有了自己的答案。
在一轮轮淘汰赛、PK赛中,学生课后投票会直接影响这位老师是否能够在角逐中胜出。学生喜欢的课堂虽然教学内容不同,却又有其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管中窥豹。
增强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热情。进入录播室的师生彼此之间都是陌生的,有经验的老师大多会在课前与孩子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不少老师就是在这短短的两三分钟时间内迅速获取学生好感,进而增强学习动机的。当然,不同的老师各有其妙招。有的老师提出的是比较特别的学习要求,有的老师是用独特的自我介绍,还有的老师用地域资源的相似或差异作为吸引眼球的“卖点”,激发共鸣。总之,将课堂变成学生愿意进入的学堂,这样的课怎么能不吸引人?
促进沟通与交流,提高互动频率。《超级语文课》下课后会先由 AI对课堂做一些参数分析以及建议。在这个环节,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对话型”课堂,如若不是,AI则会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显然,节目鼓励的就是在积极的关系氛围中,学生能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这有助于深化理解并促进知识的吸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和质量都将极大地影响一堂课的教学实效,当然这里的互动指的是“有效互动”,包括有助于引发思考的提问、更有价值的讨论以及充分的表达等。
支持社会情感发展,呵护学习环境。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建立关系的社会环境之一。如学生的归属感、教师面对学生学习的支持态度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尊重等都是学生需要的安全学习软环境,也可以称之为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在教学中,好的老师会帮助学生培养归属感:只有当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一部分时,他们才有可能对课堂、对学习产生归属感,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比如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不同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这就是支持;对学生应对挑战的能力予以极大的肯定与赞许,这也是一种支持。我清晰地看到,当在面对学习挑战时获得了老师必要的支持,那么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课堂上发挥学习潜力,获得学习成长。
当然,一堂“超级好课”的产生除了增强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热情、促进沟通与交流、提高互动频率、支持社会情感发展、呵护学习环境之外,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如提升课堂反馈的质量、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等,而这些在我看来归根到底都是在打造良好的生态课堂。我们要在课堂中了解学生、展示公正、鼓励参与、明确期望,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态,这将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在教育实践中,每一位教师都应关注课堂生态的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深受学生认可的“超级课堂”。
作者:周雅芳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