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学校发展的撬动点

  • 2024-02-26 16:51:33

2023年下半年,上海市教委启动了第二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79所学校被列为实验校,踏上了“强校”之路。这是继2018年启动第一轮强校工程之后的又一项推动上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我国《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的重要行动。根据市教委安排,目前各区都在积极行动,帮助实验校做好初态评估与发展规划研制工作。市教委专门印发了实验校发展规划模板供学校参考。但是,如何用好这个模板,很多实验校还存在着一些困惑。

在第一轮强校工程实施期间,我们发现实验校在发展中遇到了很多共性问题,比如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困难家庭与特殊家庭学生的精准帮扶与教育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问题、小规模学校的教师结构不平衡问题、教师成就感低与职业倦怠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遇到瓶颈、小规模学校的教师研修问题、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水平较低问题、小规模学校的个性化教学问题、中考改革应对问题、校园环境与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问题、学校社会知晓度与口碑问题等。诸多问题长期制约着实验校发展。在强校工程启动之初,如果问题诊断不详细、不准确,原因分析不到位,也就很难为学校改进提供正确指引。犹如看病一样,医生总是先诊断病情,再开处方。诊断在先,改进在后,这是一个基本逻辑。问题诊断越精准,改进举措才能越有针对性。因此,做好初态评估,处理好问题诊断与改进举措之间的关系,这是实验校开展强校工程的第一要务。

问题诊断不能想当然,要讲究证据。正如医生让病人先做各种相关检查,然后对着检查结果综合研判病情,给出诊断结论和处方。问题诊断要做到质与量的结合,尤其要重视利用已有数据,比如上海市学业水平绿色指标评价结果、区督导结果、区教育局年度考核结果、中考情况等。与此同时,要做到“两全”:一是全面的工作诊断,即对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要加以诊断,包括学校发展历史、学校文化、学校治理、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学生来源及家庭背景、学生发展、校舍场地、教学实施设备、校内外资源等。二是全方位参与诊断,即借助多方面力量参与诊断。第一,发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问题梳理,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主体意识和动机激发的过程;第二,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第三,借助专家力量进行诊断,比如邀请区教育学院职能部门、指导专家到现场诊断等。

在进行问题分析时,要关注两点:一是综合判断,即将学校收集到的各种问题和建议进行分类、比较、提炼,相互印证综合评价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难易度;二是聚焦核心,即在综合判断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办学愿景和目标,找到当前最重要、最需要解决且有可能解决的核心问题、瓶颈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总之,要处理好问题诊断与改进举措的关系,就要有一个学校改进的思维模式:诊断问题(全面诊断、全方位参与)、聚焦问题(综合判断,聚焦核心)、提出对策(有针对性,可操作,可检测)。若如此,实验校的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就会更加有条不紊,并更有实效性。

作者:李金钊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