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人才的质量,决定着国家发展的速度,决定着国家在世界上的引领作用和积极影响。因此,新时代我们要更加重视中小学教育,更加重视面向新时代、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没有中华情结,有没有中国灵魂,有没有中国向心力,非常关键。因此,新时代中小学要强化政治引领,加强中华情结、中国灵魂和中国向心力的熏陶引领,旗帜鲜明地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新时代要培养好两种情操,要开展好两种情操教育。
中小学校园要着力培养好哪两种情操呢?
一是朴素而深沉的爱国情操。这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学生有没有朴素而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操,是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新时代教育,要从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开始,努力“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我们要通过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故事,正确引领广大中小学生认识到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特别是少先队员从生动的故事中发现: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今天的幸福生活归根结底都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来源于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来源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要生成朴素而深沉的爱国情操,就要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心系祖国的情操。明朝政治家顾宪成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培养中小学生,特别是少先队员对党和社会主义朴素的爱国情操,要将爱国主义教育、爱国情操培养融入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深刻思考革命先烈和伟大人民为什么愿意为祖国而奋斗,为什么心甘情愿为祖国献出一切。苏霍姆林斯基说:“钟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钟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新时代,我们就要把学生培育成这样“钟爱祖国”的人。因此,我们还要引导中小学生在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年的背景下,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时代的进步和中国的崛起,从而增强朴素而深沉的爱国情操,形成中华情结、中国灵魂和中国向心力。
二是持久而坚定的社会主义情操。这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特别是少先队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情操非常关键。
要培育中小学生持久而坚定的社会主义情操,需要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是什么?奋斗目标指向什么?最终要走向哪里?中小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身份是什么?要努力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中小学德育生活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好、实践好,帮助中小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明德修身,在完善的道德修炼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当下我们不禁要反思:现代的中小学生愿不愿意为人民服务?愿不愿意为人民奉献一切?愿不愿意为社会主义奉献一切?有没有理解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设计和实践贯穿中小学整个教学过程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发扬集体主义,培养团队意识,增强纪律观念,从小培育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培育好持久而稳定的社会主义情操。要像张桂梅老师那样,立足校园,开展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教育;要像窦桂梅老师那样,在社会生活中倡导团结友爱、乐于奉献。他们努力让广大中小学生养成朴素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美好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真正让学生在持久而坚定的社会主义情操氛围中健康成长。
培育社会主义理想和道德,浸润共产主义思想和情操,是中国崛起的精神源泉。我们要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儿童化解读,跟学生讲明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值得追求和努力建设,从而在校园埋下中华情结、中国灵魂和中国向心力的种子。
作者:姜会雁
作者单位:筅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腾小学
本文摘自《教育》2021年第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