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是一种内在的从容
王天蓉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
研究是什么?有科学家说,“研究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 好奇心。”这让人感受到科学家做研究的旨趣与初心,无丝毫的功利,却有一种本真,就是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敏感。也有人说,“研究就是行走在自己能力的边缘,”让你一直挑战自己的极限,每一天都在努力成长。
对教师而言,研究是一辈子的事,因为我们无法复制每 一天的工作。研究既是工作的方式,也是专业的精神,从中 还可以找到人生的旨趣。当研究进入到我们的生命体系,大体可以有三种感受:
一是把研究作为专业的精神,用最快的方式,走在这个领域的最前沿。
研究是专业上真诚的投入,基于一个真实的问题,然后才有发自内心的冲动,进而展开一项真正的研究,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拥有真切的感受。
研究是一次次的专业旅行,旅途既有坎坷也有风景。研究的道路一定会预设目标,但往往在过程中证明此路不通,从而另辟蹊径,因此会有很多新鲜与意外,意外的收获 一定让你觉得风景独好。理论的素养决定了你行动的效率,但并不能保证不会迷路,因为理论不是绝对的真理,往往只是一个假设。
前行的道路,如果我们只看重成功的结果,那么这种成功很难催生出新的成功。但如果我们更关注成功的历程, 那么这种历程会让我们在启示与顿悟中找到新的成功之路。
二是把研究作为生活的方式,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享受研究带来的乐趣。
研究既是工作方式,也是生活方式。无论在哪个岗位, 用研究的方式进行工作与生活是一种习惯,现在也称之为是一种成长性思维。正是有了这一种思维习惯,你对生活就有了一种基本态度,当你遇到问题时,并不会把它看成是一个麻烦,而是把它看成是挑战自己、更新自己、成长自己的一次机会。正是有了这样一种思维习惯,当自己面对新领域时,就会用自己的勇气与锐气,尽快站在这个领域的前沿。
研究所带来的成长性思维还会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包括一个人看问题的方式,这或许与他的职业态度或某一特定专业的水平无关,却往往取决于他能否站在更高处,在他的职业之外,有一种超越职业范围的反省精神与开阔 视野。
三是把研究作为人生的旨趣,一辈子有一个终生的课题,拥有自己的人生作品。
儒学家牟宗三在他的《生命的学问》中谈到,“不是自己生命所在的地方,就没有真学问出现。”散文家梁衡说,在各自的领域,“人人皆可为国王。”梁衡的那种鼓励还是挺平民化的,他认为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尽管我们是普通老师,但我们同样也都可以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这样的胆略、视野与格局。
人生需要作品。每一个热爱自己职业的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人生作品。作家可以有文学作品,导演可以有好的影片,画家可以有画作,诗人可以有流传百世的诗词,歌手可以有脍炙人口的歌曲。一个优秀老师的作品可以是一堂反复打磨独具匠心的好课,也可以是一门精品课程,或是一个终生致力于研究的课题等。事无关大小,人无关高下,却在乎久久不息的念想。寻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无论经历什么都不轻言放弃,那里有职业的归宿,还有自己生命的旨趣与人生的意义。
研究,既是专业的信念,也是内在的从容。或许情有独钟,但也不知不觉。
人生需要作品,人生才是作品。
2021年9月14日
于上海
来源 | 本文摘自《教育》202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