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道德的教育,最忌说教。因为人的道德水平及其行为表现是受其价值观支配的,而观念的形成、认识的变化显然不是靠说教就可以完成的,它依赖的是理解、体验、认同、思辨、重复、惯性。而所有这些心理过程的指向都不是抽象的思辨,而是具体的实践,是在对自己或别人实践的体验与评价中实现的。学生在学校的实践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科实践活动,二是综合实践活动。前者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后者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而要开发、实施更多的学科实践活动,需要教师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方式。《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在“课程实施与评价”中明确指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考试命题应注重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强调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022年4月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同样以核心素养为纲呈现课程目标,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组织课程内容,强化了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
那么,学科实践实现德育功能的有效路径是什么?经过探索,可以概括为五个步骤:大概念表征的素养目标—整体设计的学习单元—真实性学习任务—协作性专题探究活动—教学评一致的表现性评价。其中实体部分便是“真实性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这一环节上承课程目标与内容(这些内容课程标准与教材通常都已明确),下接具体的教学活动与评价,是实现学科育人的关键,也是完成实践育人转型的关键。
一般来说,学科实践活动中的任务类型主要有学科阅读与写作、产品设计与制作、学术调查与探究以及实验设计与操作等,如下面这个语文学科的例子。
嘉定一中倪超老师执教韩愈的名作《师说》时,设计了一个任务:如何朗读这篇古代经典作品。倪老师设计的学习活动如下:
1.分析本段第二句和第三句应该如何停顿,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停顿。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两句的停顿应该在“也”字之后。出现在句中的“也”字,其作用与现代汉语的用法完全不同,它只表示句子读到此字后应作一停顿。作者为什么需要在这里停顿一下呢?是为突出“久”和“难”两字,以引起读者对这一非正常现象的思考与感叹。这是促人警醒的思考力量。
2.“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同样是“远矣”,朗读时的语调应该有何不同?
两者之间形成对比。两个“远矣”,前者应是景仰赞叹之情,后者应是无奈批评之意,前者应为升调,后者应为降调。
3.据上分析,你认为“是故圣益圣……其皆出于此乎”应该如何处理诵读中的停顿和音调?为什么?
作者对“圣人”满怀崇敬,对“愚人”则满怀鄙视,诵读中应该注意作者对两者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可以采用升降调作出不同的处理。这两句展现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力量。
所谓“人的社会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中符合人类整体运行发展要求的基本特性,包括人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道德心理。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除了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情感的发展外,对于“人的社会性”的培养也是毋庸置疑的重要任务,其中核心就是“道德心理”。而这种对于“道德心理”的教育,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德育”。如何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学科教学中实现德育目标,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具有永恒价值的课题。
作者:沈国全
来源:本文摘自《教育》2023年第17期